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中国药大美籍教授陈依军获2015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作者:姜晨 张清昕 发布时间:2015-11-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陈依军教授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姜晨 张清昕)日前,2015年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全球21个国家的50名外国专家接过了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颁发的获奖证书。中国药科大学化学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陈依军教授获此殊荣,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切会见并受邀参加国庆招待会。据了解,本次获“友谊奖”的江苏外籍专家共2人,江苏教育系统仅此1人。

陈依军出生于1962年,1990年赴美国求学,取得博士后学位供职于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药物研究院,2007年来华担任药大生科院教授、博导,专注于生物化学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针对当前全球抗生素滥用的现状,陈依军开发了对抗革兰氏阳性耐药菌感染的新型抗生素,该抗生素或将取代万古霉素成为人类对抗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该研究项目预计明年申报临床。

除此之外,陈依军带领他的团队,研发出了用酶工程取代化学合成制备全球销量最大的降血脂他汀类药物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将7步化学反应缩减为3步,不但减少了污染,而且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该工艺为陈依军教授实验室独有,现已在常州金隆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应用并投产,预计每年将创造数亿元的经济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过程中,陈依军还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单个酶存在两个活性中心”的现象,推翻了原来教科书上“酶只存在一个活性中心”的概念。

据记者了解,从2007年1月5日来华至今,陈依军坚持每年工作340多天,只在传统佳节春节回美国与家人团聚,一次仅寥寥十来天。近九年如一日全职专注于科研,陈依军荣获了诸多奖项。2009年被授予“国家重点引进专家”称号,2010年起被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药学院聘为客座正教授,2012年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

自2007年来华工作以来,陈依军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国际学术论文38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70。申请美国、中国和国际专利12项,其中4项已获得授权。已完成和现主持“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面上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在加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悉,中国政府“友谊奖”是我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由国务院授权国家外专局于1991年正式设立,每年全国仅50个名额。本次获奖的外国专家在全国26个中央部委、直属企业和4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推荐的200多名外国专家中投票评选产生。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