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乾宸 崔雅溶 邢莲文 李凌峰)随着新年的到来,扬州也变得格外寒冷,人们也纷纷开始着手购置新年的衣服。而来自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的杨旸同学,却早早收到了母亲寄来的特殊礼物。褐色的毛绒,亮白色的大口袋,可爱的风格,一件亲手织的毛衣也不禁引起了杨旸对妈妈的想念。
十数年如一日,母女间心照不宣的约定
“从我上幼儿园开始,每年到了冬天妈妈都会给我织毛衣,一直没有间断过。”对于母亲长久以来的习惯,杨旸说道:“小时候我不理解妈妈的苦心,觉得她织的毛衣非常厚重,所以一直不愿意穿,为此还和妈妈吵过许多次。现在看到周围同学羡慕的眼神时,才真正感受到妈妈给我的这份礼物是多么的珍贵。”
随着年龄的增长,杨旸也渐渐理解了妈妈,“现在穿妈妈的毛衣之后再穿外面买的衣服会感觉特别的不舒服,总是感觉少了什么。这么多年了,每年冬天穿着妈妈的毛衣可能已经成为了我一种习惯;每年为我织毛衣也成了妈妈的一种习惯吧。”
款式新潮做工精细,堪比品牌服装
细密的针脚,简单大方的款式,再配上毛绒绒的手型口袋,杨旸同学骄傲的向同学们展示了母亲送来的毛衣,“看妈妈织的这些毛衣,款式紧跟时代潮流,我的舍友刚开始都以为是我网购的呢。”记者观察发现,杨妈妈织的这些毛衣做工都非常精细,所有的线头都被仔细的纳在里面,针脚也非常的细密。而且每件毛衣的款式虽然都不尽相同,但是完全没有不显得普通,反而有一种很精致的感觉。
成为母女间情感联系的纽带
“上大学是我第一次在外地生活,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扬州的冬天更冷。”杨旸说道,“穿上了妈妈的毛衣之后,这里的冬天也就没有那么冷了。很多人在上大学之后都会想家想父母,但我却很少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妈妈给我的毛衣已经成为了我和她之间联系的纽带,每次看到这些衣服,都能感受到妈妈一直在我的身边。”
杨妈妈也表示,自己思念女儿的时候就会打毛衣,这样似乎也能感受到女儿一直在自己的身边。“我觉得现在女儿在外上学,给她织毛衣也是给我自己的一个念想,平时也能少一些思念的情绪。”杨妈妈说道。
用针线进行爱的传递
无独有偶,扬州大学园植学院的大一学生陈茹煜同学在冬至来临之际,也为自己的母亲亲手织了一条围巾和一副手套,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情。陈同学表示,“以前学习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母亲交流沟通,现在虽然有了空闲时间,却没了和母亲交流的机会了。所以我只能尽我所能,给母亲送上一份礼物,表达我的思念。”
(扬州大学园植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