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仕泽) 为更加深入了解江苏省志愿服务团队架构与志愿服务机制,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和发展情况的认识,更好开展志愿服务基地建设,7月7日至10日,河海大学“江苏高校志愿服务机制调研小分队”一行八人前往南京、无锡、常州三地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暑期实践调研活动,与当地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进行了经验交流,收获颇多,为今后志愿服务活动的展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志愿服务机制与志愿者管理机制的完善。
整个实践过程,主要分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交流和志愿者情况的问卷调查。第一天队员拜访了南京邮电大学。该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同学们向队员简要介绍了部门管理模式。与校内不同的服务项目让队员们眼前一亮,并对此进行了深入交流,彼此之间展示了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如平安夜苹果义卖,儿童医院的导医导诊等,互相解答疑问,现场气氛热烈。随后队员马不停蹄地前往流动人群众多的地铁站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了足够的数据,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缺失与不足有更多的了解。
在南京医科大学,队员们与红丝带同伴协会就“青春健康同伴以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相关活动进行了交流。协会成员向小分队普及了同伴教育的概念,为帮助队员更好地认识这一新颖的宣传方式,他们还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型同伴教育,并承诺为分队成员展开同伴教育的相关培训。让分队成员对艾滋病防治宣传的必要性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在一加爱心公益服务中心,一加的阿姨带队员们参观了中心的情况,给队员们介绍了“一加”的含义以及发展历程,重点讲述了一些照片背后催人泪下的故事。接着,队员们还参观了一加“义二代”的绘画课堂。随后拜访了“一加”创始人王德林叔叔,他劝诫教导队员志愿服务不能流于形式,要把志愿者的需要与被帮助者的需要完美对接起来。
最后一天的江南大学之行,分队成员与江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就志愿项目管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青志协成员注重团队的内外部建设相结合,对志愿服务活动采取实时跟进的方法,从志愿者的反馈中及时了解活动情况,便于调整模式。
此次调研活动,小分队以当面交流为主,问卷调查分析为辅,帮助成员大致了解了江苏省的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了解到了与本校不同的志愿服务机制,从共同点互相借鉴,从不同点互相参考,分队成员受益匪浅。这次调研活动指明今后志愿服务活动的展开的方向,有助于今后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