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扬大果树专业学生上山过“果农”假期(图)

作者:周玲 夏庆月 发布时间:2017-01-1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玲 夏庆月) 深冬时节,万物俱寂,然而位于扬州市仪征山区刘集镇的一片果园中却呈现一片热闹的景象。落日的余晖下,六个每天都上山的“年轻果农”还在忙着修剪果树。他们是扬州大学果树学专业的五名男生和一名女生。自1月10日起,在其他同学们忙于寒假消遣应酬时,他们选择“上山”过起了每天忙于修剪梨树枝的果农生活,开启了他们的“特殊寒假”。

  技术传承迫在眉睫 园校对接解决“断层”

  扬州大学果树学学科带头人韦军教授是本次实习的负责人,据韦教授介绍,近年来,擅长修剪的技术人员偏老龄化,年轻人很少从事果园一线生产,因此造成果树生产技术员青黄不接的现象。目前,国内果树专业因各种原因,很少有学校注重学生实践工作,而扬州大学凭借校内的试验田资源一直以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对现代新农民走入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准园艺师”准确操刀 修剪技术精益求精

  记者在刘集镇果园看到,六个人一手拿锯子、一手拿园艺剪刀正忙着修剪果蔬枝条。实习生沈涛介绍,棚架梨的修剪是门技术活,不仅要修剪得好,而且要将枝条用麻绳绑在棚架上。虽然看上去很容易,但在冬季操作起来一点都不简单。因为冬季修剪果枝关乎来年的产量和树形长势,还影响到树形构造,因而他们对待每一棵树都认真对待,一点都不敢马虎。

  “山景房”里苦中作乐 感恩父母

  据悉,本次果园实践的时间长达十天,而这十天的衣食住行却处处充满“考验”。由于实践基地地处偏僻,购买生活必须凭得到离果园四十分钟路程的乡镇上。他们住在果园山脚下的平房,五个人挤在由三张床拼在一起的通铺上睡觉,平时吃的是由果园提供的工作餐。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些都是平时难以想象的。

   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他们却苦中作乐。他们将山脚下的大通铺称之为“山景房”,将每天的徒步当作是一种锻炼。吴晨阳同学是他们中唯一的女生,在寒风中修剪时却不比其他男生逊色。她告诉记者:“在修剪的时候,会想到身为果农的父母,现在知道父母赚的都是辛苦钱,自己就更加有动力了。”

  当问及他们对此次实践的感受时,他们表示实际生产过程不仅让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让他们学会如何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在生产生活中。

(扬州大学园植新闻社)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