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常州一高校学生记者团3·15调查

作者:童彤徐亮 王国庆 马奔 发布时间:2017-03-16 来源: 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3月16日讯 每年315之际,全社会的目光都会聚焦消费维权这一热点话题。日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记者团在校园内就大学生维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在食品安全方面受到损害时,会主动维权,8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知道维权电话。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专业孙玉同学告诉记者,3月4日中午,自己拆开在某网站上购买的牛奶时,发现明明保质期还没到,但牛奶已经有酸味了。“这就有点不能接受了!”于是她立刻联系了客服,不过没想到客服对此事件态度傲慢,还表示不承担该责任,于是孙玉同学选择主动维权。“我先是在评价中给出相应对话截图,并在该网站上对其网店进行投诉举报,之后我还拨打了12315投诉电话,向接线人员详细说了此状况,无论有没有用,我都得试试对吧。后来店铺竟主动联系我,并顺利解决了此事。”孙玉说:身边很多同学和她一样对食品安全十分谨慎。因为食品是要吃进肚子里的,必须要小心,一旦出了什么问题可就令人头疼了,所以一定要有主动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

  调查中,记者还了解到,除了食品安全,大学生对安全出行也比较关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王俊同学向记者提及近期的一起出租车维权经过,仍愤愤不平。“那天我和室友一起去万达兼职,回来较晚,没公交了,打的也难,好不容易上了一辆车,结果走了一会儿就突然搭上其他客人,我都说宿舍快关门了,很急,他还是没搭理我。不仅如此还给我绕路,态度一点也不好。”对此说到如何维权时,她略有害羞的说道:“其实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和我说过,出租车上都有投诉电话,只要你拨打电话,然后说出他的工号投诉就可以了,果然我说要打电话后,司机态度180°大反转,立马客客气气,赔礼道歉。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只不过我真的很急,必须要主动出击。”在调查过程中也有很多提到这样的例子,如:明明是一起的,只不过上车先后时间不一样,就收两份钱;坐公交车时,司机会大声训斥你,很让人不舒服等。

  此次调查中,记者发现大学生维权意识较强,但日常的维权细节并不注意,比如74%的同学没有关注产品生产日期的习惯,75%的同学在购物时不会主动索要发票,买了假冒伪劣产品时只有42%的同学打过维权电话。

通讯员 童彤徐亮 王国庆 本报记者 马奔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