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州鹏) “在南通的某个角落,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闪亮霓虹,亦无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可他们呼吸着喧嚣中最为干净纯粹的气息,守护着他们心中最美的梦。”这个暑假,由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组建的一支名为“青芒”暑期爱心支教团来到南通市崇川区小石桥社区,他们将在这里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开启连续七天的爱心公益小讲堂,为孩子们筑梦。
“我要认真做一名小老师”
出发前,“青芒”团队为了保证课程的质量,利用一个星期时间设计准备课程。课程结合机械专业的特色,涵盖机械臂、水火箭、LED灯等锻炼合作、创新和思维能力的项目。此外,团队多次模拟上课,院长亲临指导,成员们结合院长的指导意见和其他老师的建议,把课程时间最短化,课堂效率最大化、课程内容最简化。
“你好,青春”开班仪式
7月20日,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与南通市崇川区城东街道小石桥社区联手,在文亮小学开展了“心圆雏梦,爱驻未来”暑期夏令营开营仪式。南通团市委志工部部长商德忠、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树春等领导及辖区中小学生代表出席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上,刘树春副书记向现场来宾介绍了机械工程学院“青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概况,勉励团队队员们珍惜实践锻炼的机会,多探索、多钻研,结合专业知识使支教活动真正取得实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开营仪式合影
“飞翔吧,我的小火箭”
正值酷夏,饮料的消耗量急剧增加,“青芒”队的成员利用废弃的汽水瓶,教孩子们动手制作水火箭。水火箭的制作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暖阳的操场上,孩子们展示发射了他们的创意水火箭,看到一个个飞向天空的水火箭,队员们告诉孩子们:“只要怀抱梦想,终有一天你们也可以展翅高飞,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飞翔的水火箭”将抽象的物理学、化学原理具体化为实际的科技作品,让孩子们在兴趣的引导下边玩边学,感受科学魅力,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机动机械臂,开发创新力
机械臂是高精度,高速点胶机器手队员们这次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把机械中的液压原理转化成有趣的物理小制作,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孩子们对于这一新鲜事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家反复尝试寻找正确的拼装方法,队员们精心准备了PPT,并结合浅显易懂的语言,一步一步地给孩子们讲解操作步骤,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每位小朋友都完成了他们的作品,并且展示了他们机械臂的挖掘功能,现场气氛热闹不已。“青芒”队的成员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会他们如何挖掘自己的潜能,在他们梦想的路上助他们一臂之力。
孩子们成功组装机械臂后合影
手拿小地图,共拼中国心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更是孩子从小应树立的信仰。这一天的课程分成了三个板块,“聆听传统小故事”,“交流小小中国梦”和“拼接我的中国心”。“长大后我想当科学家”、“长大后我想当老师”“长大后我想……”少年梦则中国梦,孩子们的梦想便是祖国的未来。孩子们拿着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地图,依次把它放在属于它的位置。每一块土地是中国的领土,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实现他们的中国梦。
国粹遗韵,绘制脸谱
“青芒”支教团的最后一天,队员们给孩子上了最后一课——国粹遗韵,绘制脸谱。传统艺术因现代文化的发展而受到严重的冲击,很多小孩子完全生活在现代化环境之下,能够学习传统艺术的机会也仅仅是语文课本上的几篇文章。而“青芒”队此次带来的正是中国千年的艺术——戏曲。
志愿者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给孩子们介绍戏曲的发展和脸谱的意义,孩子们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拿到脸谱后便开始发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的画起了黑脸,有的画起了白脸……孩子们通过这节课对脸谱色彩调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国粹脸谱文化也有了更加全新的认识。
“青芒”团队将专业特色与留守儿童的需求相结合,开展专业化、生活化、特色化的暑期支教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学生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做到知行合一,充分展示机械学子的风采。
(南京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