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激活“一站式”育人动能

作者:王琼 王一凡 潘伊人 发布时间:2025-11-1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扬州大学聚焦“五育”并举,全力推进学生社区建设向新求质——

激活“一站式”育人动能

■本报记者 王琼 通讯员 王一凡 潘伊人 

  金秋时节,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的试验田里,农学院270名本科生正在熟练地翻藤、除草、培土和施肥。沾满泥土的双手与灿烂的笑脸,在阳光下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秋耕画卷。

  为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锤炼实践创新能力,扬州大学利用学生社区的实践基地资源,在校内开辟了20亩试验田,开展“大田综合训练计划”。通过“分田到班、责任到人”,引领学生将理论知识深耕沃土,在躬身实践中书写成长答卷。

  以劳动增动力,是扬州大学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践行“五育”并举理念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扬州大学以社区空间为载体,秉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集引航、启智、强体、尚美、乐劳于一体的“五彩社区”建设,以持续性赋能、“一站式”服务,为学生全方位成长成才厚植优质沃土。

  党建引领,织密育人“一张网” 

  夜幕降临,扬州大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工业软件学院)“e创空间”内灯火通明。学生党员渠志浩正为学业困难生“开小灶”,用一个个实例耐心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难点问题。作为教育部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该校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积极响应“亮身份、展风采、作贡献”号召,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为学业困难学生群体精准护航。

  “支部党员每人主动联系3至5名同学,”该校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张海兵介绍说,“在社区‘最后一公里’空间里,我们构建起‘主动发现、及时帮扶’的学业闭环,力求实现学业指导‘零距离’,关怀覆盖‘零遗漏’”。

  一直以来,扬州大学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全过程,推动党支部“神经末梢”深入宿舍楼宇,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贴近学生的育人效能。该校3个学生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打造了“1个校级党建指导中心+30个院级学生党建指导分中心+6个学生党建指导中心社区分中心”的一体化党建工作指导体系,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全体学生的成长支持网络。

  “五育”融合,聚力贯穿“一条线” 

  驻足社区长廊,“永不褪色的记忆”主题展览吸引了扬大师生的目光。百余位老兵鲜红的手印卷轴、近300段烽火岁月的“独家记忆”影像,诉说着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

  这些珍贵的历史印记,源自扬大十年磨一剑的社区文化育人实践。依托抗战老兵口述史记录、大运河文化抢救记录等特色项目,该校精心打造“有声历史浸润思想,无声力量铸魂育人”社区文化品牌——“永不褪色的记忆”,从红色记忆采集到青春价值内化,再到社区浸润传播,形成育人闭环。该校年均举办红色沙龙超10场,3年覆盖学生超6000人次,成为学生社区“五育”并举、文化育魂的宝贵素材。

  社区的另一边,是一片1350平方米的育心场域——“心苑”,果蔬飘香、绿意盎然。“这里是天然的疗愈场,”参加劳动的学生表示,“耕培、鉴赏、收获植物,既能获得成长,也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扬州大学还以学生社区为载体,先后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公寓文化建设月”等300余场活动,有力推动学生社区从“宿舍圈”向“成长圈”的华丽转变。

  平台赋能,下好协同“一盘棋” 

  育人队伍是“一站式”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扬大始终将队伍平台建设作为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构建,牵头成立江苏高校(扬泰盐通四市)“一站式”学生社区辅导员成长共同体,制订出台《“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标准及工作任务清单》,为加强学生社区建设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新学期伊始,该校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顾天乐带领团队全力推进他主持的科创项目——具备具身智能特性的冲压生产线数字孪生化管控平台。“作为一项跨学科课题,我们的项目在前期面临人才不足的挑战。”顾天乐说,在导师指导下,他在学校“扬帆·云社区”平台上发布了招募信息。平台依托学生数据库精准推送,很快就有不少符合需求的同学主动投递“简历”,难题迎刃而解。该项目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二等奖。

  “为了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便利和温暖,学校基于微服务架构打造了‘一站式’应用生态——‘扬帆·云社区’平台。”扬大学工部(处)负责人陈佩沛介绍说,该平台集成思政教育、学业管理、生活服务等8类、80余项功能,从请假、选课到报修、咨询,学生事务“零材料提交、全流程线上办”,让“一站式”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一站式’学生社区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整合,更是育人理念的重塑与实践的深化。”扬州大学副校长蔡颖蔚说:“我们希望在‘一站式’社区的实践探索中,让思政工作‘润物无声’,让成长关怀‘无微不至’,让资源供给‘精准触达’,努力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责任编辑:汤雯

激活“一站式”育人动能
发布时间:2025-11-1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王琼 王一凡 潘伊人

扬州大学聚焦“五育”并举,全力推进学生社区建设向新求质——

激活“一站式”育人动能

■本报记者 王琼 通讯员 王一凡 潘伊人 

  金秋时节,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的试验田里,农学院270名本科生正在熟练地翻藤、除草、培土和施肥。沾满泥土的双手与灿烂的笑脸,在阳光下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秋耕画卷。

  为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锤炼实践创新能力,扬州大学利用学生社区的实践基地资源,在校内开辟了20亩试验田,开展“大田综合训练计划”。通过“分田到班、责任到人”,引领学生将理论知识深耕沃土,在躬身实践中书写成长答卷。

  以劳动增动力,是扬州大学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践行“五育”并举理念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扬州大学以社区空间为载体,秉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集引航、启智、强体、尚美、乐劳于一体的“五彩社区”建设,以持续性赋能、“一站式”服务,为学生全方位成长成才厚植优质沃土。

  党建引领,织密育人“一张网” 

  夜幕降临,扬州大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工业软件学院)“e创空间”内灯火通明。学生党员渠志浩正为学业困难生“开小灶”,用一个个实例耐心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难点问题。作为教育部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该校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积极响应“亮身份、展风采、作贡献”号召,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为学业困难学生群体精准护航。

  “支部党员每人主动联系3至5名同学,”该校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张海兵介绍说,“在社区‘最后一公里’空间里,我们构建起‘主动发现、及时帮扶’的学业闭环,力求实现学业指导‘零距离’,关怀覆盖‘零遗漏’”。

  一直以来,扬州大学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全过程,推动党支部“神经末梢”深入宿舍楼宇,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贴近学生的育人效能。该校3个学生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打造了“1个校级党建指导中心+30个院级学生党建指导分中心+6个学生党建指导中心社区分中心”的一体化党建工作指导体系,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全体学生的成长支持网络。

  “五育”融合,聚力贯穿“一条线” 

  驻足社区长廊,“永不褪色的记忆”主题展览吸引了扬大师生的目光。百余位老兵鲜红的手印卷轴、近300段烽火岁月的“独家记忆”影像,诉说着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

  这些珍贵的历史印记,源自扬大十年磨一剑的社区文化育人实践。依托抗战老兵口述史记录、大运河文化抢救记录等特色项目,该校精心打造“有声历史浸润思想,无声力量铸魂育人”社区文化品牌——“永不褪色的记忆”,从红色记忆采集到青春价值内化,再到社区浸润传播,形成育人闭环。该校年均举办红色沙龙超10场,3年覆盖学生超6000人次,成为学生社区“五育”并举、文化育魂的宝贵素材。

  社区的另一边,是一片1350平方米的育心场域——“心苑”,果蔬飘香、绿意盎然。“这里是天然的疗愈场,”参加劳动的学生表示,“耕培、鉴赏、收获植物,既能获得成长,也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扬州大学还以学生社区为载体,先后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公寓文化建设月”等300余场活动,有力推动学生社区从“宿舍圈”向“成长圈”的华丽转变。

  平台赋能,下好协同“一盘棋” 

  育人队伍是“一站式”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扬大始终将队伍平台建设作为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构建,牵头成立江苏高校(扬泰盐通四市)“一站式”学生社区辅导员成长共同体,制订出台《“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标准及工作任务清单》,为加强学生社区建设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新学期伊始,该校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顾天乐带领团队全力推进他主持的科创项目——具备具身智能特性的冲压生产线数字孪生化管控平台。“作为一项跨学科课题,我们的项目在前期面临人才不足的挑战。”顾天乐说,在导师指导下,他在学校“扬帆·云社区”平台上发布了招募信息。平台依托学生数据库精准推送,很快就有不少符合需求的同学主动投递“简历”,难题迎刃而解。该项目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二等奖。

  “为了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便利和温暖,学校基于微服务架构打造了‘一站式’应用生态——‘扬帆·云社区’平台。”扬大学工部(处)负责人陈佩沛介绍说,该平台集成思政教育、学业管理、生活服务等8类、80余项功能,从请假、选课到报修、咨询,学生事务“零材料提交、全流程线上办”,让“一站式”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一站式’学生社区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整合,更是育人理念的重塑与实践的深化。”扬州大学副校长蔡颖蔚说:“我们希望在‘一站式’社区的实践探索中,让思政工作‘润物无声’,让成长关怀‘无微不至’,让资源供给‘精准触达’,努力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责任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