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苏青青 姚建平)2014年6月20日早上6点,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学生叶思晗的妈妈李正华把粥、酱菜、炒鸡蛋端上桌子,小思晗洗漱完毕开始吃早饭。吃好早饭,叶思晗从书包里拿出红领巾和学生卡戴好。6点20分,李正华和女儿两个人撑着雨伞,两三分钟就走到了校车等候点——浮桥镇农贸市场门口。这时,这里已经有二十几位小朋友在等候了,叶思晗自觉地排在后面。
6点30分,一辆写有时思小学的“长鼻子”校车准时出现,当天的护导老师下车维持秩序,叶思晗和其他小朋友一个个有序地上车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这是这辆“长鼻子”校车停靠的第二站,随后校车沿路行驶,又停靠了几个站点,10多名学生陆续上车。6点55分,校车到达时思小学,叶思晗和小朋友一个个排好队下车,她来到自己班级,将上课用的书本拿出来放到桌上。
李正华和老公叶享清是浙江人,十年前来到太仓,在浮桥镇上开了一个消防器材经营部,两个女儿也都出生在太仓,叶思晗是大女儿,小女儿刚上小班。李正华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做生意时间不固定,没办法准时接送小孩,“大女儿一年级报名时,老师说学校有校车,我们就申请坐校车。大女儿起床时,我跟着起床准备早饭。她出门后我就做做家务,小女儿醒后服侍她穿衣服、吃饭,送她上幼儿园,一点都不耽误”。
时思小学创办于1905年,是一所百年农村小学,地处太仓市偏远的东北角。目前,该校有689名学生,其中73%为来太务工人员子女。2012年3月以来,两辆分别核载54人和32人的“长鼻子”校车专门为这所学校的162名学生上下学服务。“每辆校车每次跑两圈,乘坐的学生大部分是来太务工人员子女,也有部分是本地学生。”该校校长张伟表示,太仓市公安、交通、教育、安监、校车公司等部门对运行路线进行现场实地查看,并在运行中加以调整,最终确定运行路线及站点设置。
2012年3月以来,太仓市投入2400万元购买了46辆“长鼻子”校车,招聘了50名专职驾驶员,安排了125条线路、600多个站点,用于8所来太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和5所公办学校的近6000名学生上下学,成立了太仓市交运校车服务有限公司专门管理。学生家长每学期只需承担400元费用,多出来的运行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太仓市教育局)
1、小思晗吃完早饭,系好红领巾准备上学了。
2、最爱画画的思晗作品《节水型自动洗澡机》
3、6点20分,和妈妈一起去坐校车。
4、校车接送点浮桥镇农贸市场门口已经排了二十几位等侯的学生。
5、6点30分,在护导老师的监护下排好队伍上车。
6、两年校车坐下来,思晗已经和邻座的小女孩成了朋友。
7、6点55分,校车到达时思小学。
8、早来的小同学们一起阅读。
9、开始一天的学习。
10、送完学生的校车停在门口等待下午送孩子们走平安回家路。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