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图片新闻 > 正文

徐州三十七中学:小记者探寻,垃圾去哪儿了?(图)

作者:赵新廷 发布时间:2015-09-1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垃圾去哪儿了?

——徐州三十七中环境小记者团参观生活垃圾处理厂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赵新廷)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环卫工人们在不停地扫,垃圾车在不断地运,那么,这些垃圾究竟去哪儿了呢?带着这个问题,曾获“全球环境500佳”称号的徐州三十七中环境小记者团一行40余人,来到徐州市协鑫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即生活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进行环境实践调查。环卫处热情地接待了小记者,这里的工作人员向小记者们详细介绍了垃圾处理流程、目前垃圾处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2009年时,徐州市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只有约800吨,到2014年,每天产生的垃圾量达到了2100吨,短短五年时间,垃圾增长了1300吨。徐州市从2009年开始进行垃圾焚烧处理,当时的设计规模能够满足日产垃圾的处理需求。但是,随着垃圾量的突飞猛进,目前现有的规模已经无法满足全部焚烧处理的需求。因此每天大约有几百吨的垃圾要以填埋的方式处理。

徐州市区每年焚烧生活垃圾约58万吨,每天城区生活垃圾约2100吨,分别由保利协鑫再生能源发电公司和雁群生活垃圾处理场接纳处理,目前,无公害化处理率100%,资源化利用率近90%,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收集的垃圾被运到厂区的垃圾池,经过发酵、风干后,进行燃烧。在燃烧过程中通过蒸汽推动发电机发电。每年焚烧垃圾可发电一亿多度。平均一吨垃圾可产生二三百度电”。工作人员介绍说。

走进垃圾处理的电子控制室,一台台电脑密密麻麻的图像数据,引起小记者们的好奇,这里的工程师接受了小记者的采访。小记者们对目前我市处理垃圾的科技含量,技术水平赞叹不已。来到垃圾池,一股刺鼻的气味迎面扑来,在这里,依然有一些工作人员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学生心中的尊敬之情油然而生!徐州市委市政府非常体谅环卫工作的辛苦、尊重环卫工人,从去年开始,每年的10月26日被定为“徐州环卫工人节”,评选“最美环卫工人”。

垃圾到底去哪儿了?环卫工人怎么工作的?小记者们在这里都一一找到了答案。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