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画寄深情
说起小学美术教学,相信大家脑海中大多会浮现这样的场景:老师在黑板上简单地画个水果、画个动物……,下面的学生就跟着老师学一学,画一画,其实小学美术课大有讲究。到底怎样的教学才是优质的儿童美术教育呢?让我们到百年名校徐州市少华街小学去找美术教师族老师一探究竟吧!
让孩子享受创造的乐趣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美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要做的就是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加入自己的想法,能体会创造的乐趣、感受美术的魅力、收获成功的喜悦!”族老师这样告诉我们。
让我们走进族老师的课堂,看看她是怎样上课的吧!
这是二年级《蜻蜓飞飞》一课,刚一上课族老师就给大家出了个谜语: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是什么呢?孩子们马上举起小手:蜻蜓!这个时候,族老师就立刻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蜻蜓的外形,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很多蜻蜓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外形特点,接下来又到了“故事时间”:在夏天的池塘上,有许多小蜻蜓飞来飞去,有的小蜻蜓在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欣赏美丽的荷花、荷叶,有的小蜻蜓在和好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哎哟,不好啦!一大群蚊子飞来了,小蜻蜓们赶紧投入到了战斗中,它们拿着先进的武器,和蚊子们打的难分难解……同学们,小蜻蜓还可以做什么呢?想一想你的小蜻蜓在干什么呢?
就这样,50个学生有50个想法,画出了50幅构思、创意全然不同的画面,每个人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族老师说,小学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好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课堂上,她尽量会引导孩子进行创作画,发展智力开拓思维,调动小学生作画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去表现所想反映的内容,激发创作欲望, 体现出自己思想的东西才会让他们自己发出由衷的喜悦。
有趣生动的美术课
在孩子心中种下“文化种子”
美术课教学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不能单纯地认为美术课仅仅是教学生绘画,教学生依葫芦画瓢,而是要让他们从小学会欣赏美、创造美、传承美。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栖息地,美术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老师,从小就要让学生对文化有所了解和传承,特别是身边的本地文化,要让文化之美渗入课堂。”为了让孩子对徐州的汉玉文化有所了解,族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徐州博物馆的天工汉玉展厅,身临其境感受了汉玉文化的魅力。
族老师说,其实孩子们不可能通过区区的几节课,就完全掌握汉玉的各种知识,但是这样和“汉玉”零距离的上课方式,能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在学生心中种下一粒宝贵的“文化种子”,这样就达到了上课的目的。
让美术课堂充满温情
和其他科目不同,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只要孩子们的作品天然纯真,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就可以算得上一幅好的作品。因此,族老师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她总是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创作的闪光点。她深知也许自己的夸奖和赞美,就可以塑造一个画家,一个天才。
正是由于族艳慧老师平日里潜心研究课堂,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她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多次参加省、市、区级教学比赛和教学基本功大赛屡获佳绩。在少华街小学,正是有了一群像族老师这样的美术老师,全校形成了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美术兴趣和美术特长,在全国、省、市各项少儿绘画比赛中,学校数百名学生脱颖而出。
面对着这些骄人的成绩,族老师笑得很温暖。她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为她拥有了孩子们的爱。她的微笑是最美丽最动人的语言,让孩子心里开出最“美”的花!
【教师档案】:
族艳慧,中小学高级教师,徐州市学科带头人,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教学能手,泉山区名教师。
多次在省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奖:《装饰画之彩陶》获市级美术评优课一等奖,《石榴树》获江苏省美术评优课一等奖,《汉画像石—建鼓舞》获六省一市评优课一等奖,《美丽的盘子》获徐州市录像课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录像课二等奖,多次参加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各级比赛一等奖,曾获徐州市网络教研备课获一等奖。此外,还参加了江苏省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参的编写,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族艳慧作品
族艳慧作品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