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家君)近日,记者应邀到连云港市塔山小学采访。在校长室,樊茂生校长拿出一封信件。信封是用白纸自制的,上书“校长收”。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用红纸写的感谢信。从信中得知,写信人是一位体弱贫困的捡破烂的王姓老人,信是他口述请人代笔的。老人对近半年来一直为他提供废纸杂物的王云蕾老师表达了诚朴的谢意。
樊校长介绍道,王云蕾是学校的音乐教师,2011年才走上教师岗位,一直很敬业。今年暑后,她不惧工作繁重,敢于挑战 “小学科”对学生管理的不便,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她所管理的二(2)班秩序井然,显示了班主任的良好素质。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决定到二(2)去看看。二(2)班走廊的一个角落,装帧精美、上书“爱心收废站”的大纸箱赫然在目。闻讯赶来的王云蕾老师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她面容清秀,亭亭玉立,显得十分干练。
谈到“爱心收废站”的话题,王云蕾觉得这只是举手之劳、小事一桩。她告诉我们,今年暑假回老家,她看到一个老人在烈日曝晒下捡破烂,左肩上挂着一根草绳,右手拾到一团纸或一只饮料瓶,便吃力地夹在左臂腋下。这个场景深深地刺痛了她。暑后,她走上了班主任的岗位,便萌生了成立“爱心收废站”的想法,并立即付诸实施。她给同学们讲述了捡破烂的老人的境况,动员孩子们把废纸、破旧文具等可回收的废品放到指定的位置,用自己的爱心,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她又设法联系到了老人,让他定期来取走这些废品。
王云蕾欣慰地对我们讲,其他班级知道了她的“爱心收废站”的事情,也纷纷把收集的废品送过来。现在,每周老人都来拿“货”,他的脚蹬三轮车每次都能装得满满的。
采访结束时,我深感不虚此行。诚如王云蕾所言,这帮助老人收废品的举动只是小事一桩。但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小的“爱心收废站”对老人是爱的奉献,对孩子是爱的洗礼,传递出了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强劲的正能量。
(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
编辑: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