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一小时 节能一大步
——扬大学子与世界共度“地球一小时”
3月28日晚,扬大校园显得格外的宁静,一片漆黑的宿舍楼散发出神秘的味道,静默的树木,连风都是静悄悄的,勉强可以看到操场上有三三两两的人,你或许会以为是停电了?不是,其实,是扬大学子在响应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呢!“地球1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那么,扬大的学子将如何度过这特殊的一晚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去看看吧!
周六晚,约吗
咚咚咚,“有人在吗,是这样的,这周六晚上有一个“地球一小时”的活动,大家也都知道目前出现的能源危机以及不合理利用能源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重,‘环保’也一直都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希望你们能配合我们这个活动,为环保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届时我们会有精彩纷呈的荧光晚会,大家可以来观看。”活动宣传人陈哲同学十分重视此次活动,担心大家的参与度不高还特地到各个宿舍做了动员。“我个人非常喜爱大自然,然而美丽的自然却在为城市建设一直牺牲让步,这让我十分心痛。‘环保’这个名词这两年也没有从前那么热火了,我想借此机会重新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在采访时,陈哲同学非常诚恳地说道。
荧光点点好浪漫
咚咚咚,“准备好了吗,八点半快到了,带上荧光棒,关灯,好,下楼!”拉着自己舍友以及隔壁宿舍一起报名参加了这次熄灯活动的433宿舍长陈同学晚上八点半一到,带领大家熄了灯直奔宿舍楼下。许多其他宿舍也立马三三两两地熄了灯,都拿着五彩缤纷的荧光棒走了出来,不一会儿,宿舍楼下就聚集了好多人,因为,激动人心的荧光晚会就要开始了!节目内容非常丰富,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弹吉他,变魔术,环保时装秀,还有街舞社的同学邀请宿管阿姨共舞一曲。此外,这次晚会上还设有环保知识有奖问答环节,增强了晚会的趣味性和群众的参与度。我们借机采访了一名观众对于这次晚会的感想:“非常喜欢荧光晚会!节目很有意思,比起闷在宿舍上网有趣、有意义得多!在群体活动中得到了欢乐,还为环保事业作出了贡献,感觉很开心!”
飘动的绿丝带是我们不变的誓言
咚咚咚,“你好,这是你们宿舍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纪念品!希望你们能坚持环保!为地球的更加美丽做一份贡献!”活动结束后,我们的活动人员为每个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宿舍授予纪念绿丝带。绿色,是自然、环保、生命的代表色,许多国家以及全世界的环保组织基本上都以绿色作为标志的主体色。“希望大家不仅仅只是一时兴起参加这个活动,授予绿丝带,是希望他们偶尔看到这条的绿丝带时,能想起“地球一小时”,想起环保,想起我们每个人作为地球居民的责任和义务。”活动组织者朱苗同学这样对记者说道。
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若是将柔弱的水流聚集起来,必将能汇成河流,聚成海洋!地球一小时,节能一大步,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通讯员 黄逸菲 祝艳琴)
环境学院:东关街玩转“地球一小时”,让环保流行起来
3月28日,扬州大学环境学院联合扬州市环保局、扬州新闻广播,在扬州著名景点东关街的美食广场,举办了“能见蔚蓝,约绘蓝天”的“地球一小时”主题活动。
正值扬州旅游旺季,为更大范围宣传活动理念,在晚会开始前,学生志愿者们早早就来到了东关街,在东关街上摆起了小摊,向游客展示用废旧材料做成的创意环保作品,美观的外形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通过志愿者的演示,围观的游客们见证了变废为宝的“奇迹时刻”:废旧光盘通过简单拼接就变成了精致的装饰品。不少观众都这样感叹道,“没想到没用的光盘还能变得这么好看,早知道家里那些废品就不扔了!”
展示过程中,志愿者们还向来往游客解说悬挂出的环保图片,从专业层面解释环境问题,并邀请游客们写下自己的环保心愿。
这次的活动中,类似的环保小互动还有很多。例如邀请游客完成环保小问卷,让游客能够学到一些有用的环保知识,同时也更加重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微环保。活动志愿者还会邀请游客拿着自己的环保口号一起拍照,做成照片组。
晚上7点30分, “地球一小时”主题晚会正式开始。一个小时的晚会时间不长,内容却是极其丰富。不仅有朗诵、歌舞,还有传统曲艺表演三句半、魔术、陶笛等特色节目,让现场的观众看得直呼“精彩”。
晚会临近尾声时,全场志愿者点燃起摆成“60+”字样的蜡烛,“地球一小时”正式启动。到晚会结束8.30分时,全球将会有80多个国家参与到熄灯一个小时的活动中去。
全程参与活动的游客陈先生由衷感叹道“这一刻我感觉自己是跟世界同步的,因为我们都有保护地球的美好心愿,都愿意为了地球熄灯。”
(通讯员 王峥嵘)
农学院:地球一小时 打造不一样的“暗黑”体验
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地球一小时”的倡议,希望家庭及商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如今,经过不断发展的“地球一小时”已不仅仅限于熄灯,而是拥有了爱护地球、绿色环保等内涵。为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到“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中来,扬州大学农学院的学子组织了多种多样的夜间活动。
一小时荧光夜 为环保fighting
3月28日晚,荷花池公园,远远看去有一条条发着绿光的线条在飘,这一奇异的场景吸引了许多路人的目光。原来,这是扬州大学农学院举办的“一小时荧光夜”活动。同学们一个个身穿黑衣,身体上贴着散发荧光的纸条。现场参与的同学5人一组,进行精彩的撕名牌大战。随后进行的荧光夜跑,需要完成指定任务方可胜利。中间穿插各个方面的环保问题,既考验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又考验环保知识,大家都玩的不亦乐乎,环保意识同时也深入同学们心中。
地球不插电 歌声绕心间
与此同时,在留学生草坪,一场不插电音乐会也正在进行。不算明亮的夜晚,只有小台灯发出点点的灯光,张慧婷一行人围坐在草坪上,唱着自己喜欢的歌曲。“Monday 蔬菜我最爱,Tuesday 布袋乐开怀,Wednesday 脚踏车的旅行”,一首《改变世界的绿色魔法》将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大家纷纷献唱。“平时就喜欢唱歌,能和大家在关灯夜的夜晚,一起在夜空下唱歌,除了浪漫还可以支持环保,一举两得”,张慧婷说到。
倡环保 一次性筷子大变身
被称为环保达人的陆东哲,也自己办起了“兴趣班”,教同学们用一次性筷子制作各种模型。两个小时后,一个栩栩如生的风车就出现在了大家面前。“平时挺喜欢动手做一些东西,植树节的时候我呼吁大家用一次性筷子换购环保竹筷,收集到了不少的一次性筷子,就想用这些筷子做点工艺品,筷子挺多的,周围的同学也都感兴趣,我就教教他们”,陆东哲对记者说到。
“很多同学都想为环保做点事,但是有时熄灯一小时真的没有事情可以做,就是刷刷手机或者看看电脑,这样的熄灯确实有点形式主义”,不插电音乐会的发起人袁璐说到,“因此我才想到做点事情,为熄灯增添乐趣,也让大家积极参与环保。”这样的活动也得到了农学院团委老师的支持,团委郭老师表示,这些活动既能够宣传环保又能愉悦身心,值得同学们参与学习。
(通讯员 赵倩)
外国语学院:熄灯仅需一小时,环保不止这一步
2015年3月28日20:30,全球将迎来第8个“地球一小时”。一百多年前,爱迪生点亮第一盏实用电灯,让人类告别了黑暗。而现在,人类提倡关灯以减少能源消耗,抑制全球变暖。与世界各地人民一样,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们也在为此积极行动着。
熄灯一小时——我们做些什么?
现代人的生活似乎离不开电,电灯、手机、电脑成了生活必需品。那么,在关闭灯光的这一小时里,大学生们会做些什么呢?
“没有霓虹灯闪烁的天空,一定很美!”4340的宿舍长徐航告诉通讯员,她们宿舍决定熄灯后集体到西区操场上看星星,“不仅如此,我们还准备带上零食,去操场边吃边聊。平时晚上大家都是各玩各的,相信这个别致的‘野炊’能让我们更紧密!”“是的呢,这次我们要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同宿舍的肖馨月幽默地补充道。
从小学习钢琴的王斌同学决定去琴房度过他的一小时。他解释说,钢琴是由琴键拉动琴槌以敲打琴弦,不需要耗电。被问及看不见琴谱和琴键怎么弹奏,他笑言:“我其实更享受黑暗中的摸索,就像贝多芬在耳鸣时的挣扎与彷徨。”
萤火之光——以己之力传递光明正能量
有人享受黑暗,也有人在这黑暗的一小时里,以己之力传递光明正能量。
扬大外院科技创新协会会长刘淑梅计划在操场上举行“荧光接力跑”活动。参与成员事先领取荧光棒,并戴在手腕上,熄灯开始后,就来到操场跑步。“接力跑结束后,我们的活动才刚刚开始哦!”刘淑梅神秘的说道。
原来,她们准备在跑步结束后让成员们在黑暗中摆出“-CO2”和“1H”的造型。完成拍照后,将照片放在扬州大学的官方微博上展开进一步的宣传,让“荧光接力跑”的活动不局限于这一个小时。
外国语学院的双生姐妹花凌玲凌惠是这次活动的忠实拥护者。姐妹俩告诉通讯员,她们都喜欢跑步,也都报名了扬马的志愿者服务。姐姐凌玲说:“我们想在‘地球一小时’的活动期间,组织同学们去从今年开始作为扬马永久起点的扬州马拉松公园一边跑步一边帮助扬马宣传。”
低碳节能周——我的低碳计划
熄灯仅需一小时,但环保可不止这一步。为了让地球一小时不停留在“行为艺术”的层面,刘淑梅决定扩大活动范围,提出了“低碳节能周”。呼吁同学们写出每天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整合成一周的低碳计划。
食堂门口,一张写着 “雾霾之下,蓝天自造” 的海报吸引了众多目光。海报旁提供了便签纸和水笔,同学们纷纷在上面分享自己的节能计划:有朗朗上口的“自带筷,多吃菜,不剩饭,才低碳”;有实用性很强的“洗脸刷牙时不长流水”;还有贴近生活的“购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商品;多亲近自然而不是待在宿舍吹空调”……
共建台的陈玉珏同学笑言:“我在食堂值班了两个小时,来我这边对食堂菜品提意见的没多少,倒是都去写自己的低碳节能计划了。”
最后,刘淑梅说道:“尽管我们的行动对地球来说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力量,但我们始终相信小小的改变可以成就巨大的影响。因为一个小时后面还有很多小时,这一步后还有很多步!”
(通讯员 陈子鹤 朱明月 姜雪)
医学院:荧光夜跑一小时,点亮环保意识六十分
2015年3月28日是世界上第九个“地球一小时”活动,为了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活动的支持,扬州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在当天主动熄灯一小时,并在操场上手持荧光棒跑步,呼吁大家一起加入“熄灯荧光夜跑”的活动中。
活动负责人丁鉴夷说:“地球一小时是一个席卷全球的活动,它旨在关闭灯光和电器一小时,遏制地球变暖进程。但是我们考虑到单纯熄灯后许多人会无所事事,所以组织了荧光夜跑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不仅使大家做到了熄灯一小时,也使大家走出宿舍走向操场,锻炼了身体,可谓是一举两得。”
活动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许多人甚至自发买来荧光棒参与到夜跑的大军中。参加活动的程海超同学表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熄灯后和大家一起带着荧光棒跑步,远远望去就很酷炫,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熄灯一小时的活动中。
据了解,“地球一小时”活动每年可以节约许多资源,就去年而言,我国在短短一个小时内节约了高达240万度的电,这相当于节约了九亿六千万克煤的能耗和960万升净水,同时减少了24亿克二氧化碳和72亿克二氧化硫的排放。如此惊人的数据告诉我们:节能势在必行,遏制全球变暖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
(通讯员 倪梦瑶)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