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特色,浙师大深入挖掘学校潜能,组织优质师资,开展系列教师培训,为各地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一、承担“领雁工程”培训任务。自2008年省级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启动以来,浙师大已圆满完成14个项目的培训任务,今年又承担了20个项目。为确保任务的优质高效完成,该校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充分整合了各方资源,以“实践+反思”的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模式,强化执教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实施“百人千场”送教活动。为方便农村教师就地学习研讨,浙师大积极实施“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自去年到金东区、遂昌县、开化县等6个县(区)送教后,该校目前已落实于4月份赴开化县、江山市、永嘉县等地实施送教活动。活动将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到农村地区宣讲理论、点评课堂、交流教法。
三、开展欠发达地区教师培训。自2007年始,浙师大负责承办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工作,截至2009年3、 4月份的最后两期,共为我省31个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县培训了中小学科学教师1000名。该校在培训中整合了校内外优质教师资源,通过开设短课程、举办讲座、教学观摩、说课等形式,全面更新学员教育理念,提升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
四、组织青海教师培训班。浙师大自2005年首次举办青海省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以来,连续4年开展此类培训,今年仍将于5月份组织初中教师骨干培训班。此类培训为全面更新参训学员的教育理念,传播新型教育实践模式,促进学员的专业化发展,进而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启动农村教育援助行动计划。浙师大在“校地合作”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校校合作”教师培训模式,与丽水中学、丽水学院附中等开展高中教师校本培训协作项目。此类培训直接以中学为基地,以学科教师为基本组织单位,将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更加深化和细化校本培训的内涵与核心,增强校本培训实效,服务基础教育。
编辑:张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