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主体专业 拓展新兴专业 改造传统专业
浙江规划特色鲜明错位发展中职新格局
为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加强特色培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浙江省教育厅日前提出,争取用5年时间,在全省以设区市为单位,基本完成专业结构阶段性调整任务,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结构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新格局。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认为,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据了解,浙江省此次调整优化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将以设区市为地缘单位进行,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思路,扬长避短,错位发展,为产业发展和学生就业服务;按照“做特、做精、做强”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着力推进职业学校专门化建设和特色化发展。
浙江省教育厅明确,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统筹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能,全面推进市本级及所辖各县(市、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工作,凡同一设区市内已有3个以上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原则上不再新批准设置;要强化主体专业建设,一般中等职校应培育1-2个主体专业,省级重点中等职校应培育设立2-3个主体专业,国家级重点中等职校应培育设立3-4个主体专业,并逐步培育形成1-2个专业集群,同一县(市、区)域内职业学校新设主体专业一般不能重复设置;连续两年招生不足计划70%的专业,不再批准新设,对各地新设专业,省教育厅每两年进行一次抽查,不合格的将责令限期整改。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