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省外 > 正文

重庆出台关爱计划为98万留守娃编织“爱心网”

作者:柯 进 发布时间:2015-11-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政府出台关爱计划 构建社会共育体系 建立留守儿童维权中心

重庆为98万留守娃编织“爱心网”

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这曾是令无数农村家长内心纠结的一件事。如今在重庆市,父母们将不用为此牵挂——随着政府一系列关爱计划的实施,全市97.73万在园幼儿和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已经有了安全保障。

与国内许多城市不同,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并存是重庆市的特殊市情。这种特殊的地理分布,使得该市农村留守儿童多、教育关爱难。目前,重庆全市有在园幼儿和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指父母双亲外出务工均不在身边的儿童)97.73万人,占在园幼儿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的24.91%。其中,女童47.25万人,占留守儿童的48.35%;建档留守儿童89.57万人,占留守儿童的91.65%。

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实施高考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市属本科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的基础上,将与留守儿童密切相关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全覆盖”,纳入25件重点民生实事,各区县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规划,统筹实施。在工作运行体系上,建立全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5个协作片区,定期开展留守儿童普查工作,并建立“区县、片区、市”三级专项督导机制,将区县关爱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在落实政府责任的同时,重庆还先后启动实施了留守儿童校外服务阵地建设计划、社会共育行动计划、权益保障行动计划、家长素质提升计划和随迁子女关爱行动计划、农村“双特”教师计划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等专项关爱行动,破解留守儿童关爱少等教育难题。为构建社会共育体系,重庆还通过创新寄宿之家、托管家园、亲属代管、亲情连线等教育培养模式,对留守儿童课外和节假日进行有效管理和教育,并大力招募“代理家长”“知心哥哥(姐姐)”,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为提高留守儿童素质,重庆市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建设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基地,目前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332所、“留守儿童之家”4385个、校外托管机构1292个。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农村“双特”教师计划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师资3000余人,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提供师资保障。

此外,重庆还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维权中心,开通农村留守儿童维权热线电话,开展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执法检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保障留守儿童不受侵害。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