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开始,不少学校都利用假期时间对校舍进行加固、改造,为学生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根据年初制定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计划,今年海门市将完成新建校舍7180平方米,加固校舍84044平方米。前不久,政府办专门下发《关于建立完善海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要建立健全校舍安全年检制度、预警制度、隐患排除制度、项目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起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校舍安全以预防为主
将危险排除在发生之前,海门市在校舍安全工程中尤其注重“预防”二字。为此,海门市建立健全了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的校舍年检制度,教育部门每半年会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其中未达到现行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的每年都要接受一次安全评估,达到标准的每5年接受一次评估。这些评估结果都将被录入校舍信息管理系统。
另外,校舍安全也将被纳入乡镇、区街的防震和防雷减灾工作总体规划,进行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评估结果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学校还将与教育、地震、水利、国土、气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发布各种灾害预警信息。
排除隐患常态化
过去,在校舍安全工作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改造轻维护”等问题,如今也有了相应的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全市各乡镇、区街会对辖区内的校舍安全状况进行更加细致地梳理,并根据轻重缓急,分类、分步组织工程实施。校舍安全检查中,根据安全标准,会将房屋分为ABCD四个等级,如发现D级危房,说明该校舍已经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相关单位会立即对危房进行拆除停用。被定为其他三个级别的校舍也将根据相应的要求进行加固和改造,当年出险的当年消除。
目前,海门市的校舍安全管理信息化也正在逐步提升和完善,通过这个信息平台,主管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到各个学校的校舍安全等级、项目加固、改建、新建的进度等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也将促使今后在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中,排除隐患将成为一种常态。
实现责任终身制
一个校舍的新建、改造工程就是一个项目,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也是提升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质量的一个有效举措。据了解,目前海门市对新建的学校,都会从选址开始进行严格的评估排查,确保学校建在地震断裂带避让距离之外,同时严格规范建设过程,不产生新的问题。每一个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竣工后,还要设置永久性标牌,这也是校舍安全质量终身负责制,标牌上会注明加固、改建或新建校舍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和建设时间。
另外,建立健全校舍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也是海门市实现长效管理的一个有力手段。不仅防范不力、建筑质量不达标造成事故的,相关负责人要依法承担责任;在建设过程中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专项资金,或违规乱收费、玩忽职守等,都要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这样,切实为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搭建起一道有力的安全屏障。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