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常州武进区教育局获悉,从今年9月1日起,属地公办小学将向全区16所新市民小学派驻语、数、外3名骨干教师,其中一名担任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
公办小学目前流动儿童占51.4%
在新市民孩子入学问题上,武进走在苏南地区前列。早在2005年前后,该区公办学校对流动儿童就读基本实行了零门槛、全吸纳。据统计,目前在武进就读的流动儿童有6.87万人,其中在公办小学就读的有5.68万人,占全区公办小学学生总数的51.4%。
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新市民“逐优质教育”而来,其中有不少没有稳定的职业,这既带来教育的压力,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由于流动儿童的基数较大,公办小学无法完全吸纳,新市民小学有了生存的基础。
与公办小学比,新市民小学的教学质量差距很大。去年5月,区教育局对新市民小学进行教学质量调研,一张100分的试卷,新市民学校的平均分不足14分,平均分最高的学校也只有30多分。
新市民小学将建立7人校务委员会
教育是民生大事。2006年起,武进区教育局对16所新市民小学的办学资格给予确认,同时要求学校加大硬件投入,每所学校必须建立独立计算机机房、科学实验室和图书室。
新规出台后,武进在招生政策、财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武进区教育局副局长张世善说:“公办小学有了‘同桌的你’,必须帮助同桌一起进步。”
今后,新市民小学将建立7人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决策学校的重要事务。校务委员会由举办人牵头,3名公办学校派驻教师参加。此外,新市民学校的教学质量将统一纳入综合质量调研,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新政受到新市民小学欢迎
“我们也希望能发展,希望提高教育质量。”小留新市民小学戚振伟老师表示,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过硬的师资,极大地制约了新市民学校的发展。小留新市民小学在武进算是规模较大的,创办人是戚振伟的父亲戚德玉。作为“创二代”,在大学学信息的戚振伟到学校担任电脑教师。而在一些新市民小学,因为缺乏师资,电脑课基本开不出。
戚振伟告诉记者,学校招聘的教师基本上都拥有教师资格证,但是缺乏在职学习、培训机会。今后与鸣凰中心小学结对后,学校会派来骨干教师,他们也有更多机会参与鸣小的教研活动,有利于提升教师水平,把学生教得更好。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