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丁善辉 朱梅影)校园一草一木总是洋溢着生命的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大丰市中小学一直将校园绿化作为优化育人环境的基础性工程常抓不懈,着力实现校园育“绿”到育“人”的嬗变。校园绿化必须进行周密的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硬件基础建设,设置并优化校园景观。
在规划的过程中,新丰中学将校园绿化方案、效果图进行放大,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公开出来,设置意见箱,征求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在孩子参与评头论足的过程中,建设校园、美化校园的责任意识油然而生,从而潜移默化地产生维护校园一草一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草堰中学坚持以人为本,在不增加课时、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绿色教育教学,初步形成了“学科课程渗透——校本实践强化——教育科研支撑”三者相结合的绿色课程体系。该校自编《环境教育读本》校本教材,开展了《焚烧麦秸、稻秆的危害与禁导措施》《保护家乡文化古迹周边环境》等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关注校园建设、参与校本探究、确立环保意识。
大丰市实验小学立足打造生态校园,着力构建校园“行知”文化。开辟植物园——行知苑,引导学生植绿护绿,亲近自然;编辑校本教材《行知苑》,培养学生整合绿色环保、自然生态信息和处理的能力,使环境知识与环保行为有机融合;构建“行知”讲堂,让学生走上讲台畅谈“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体会心得;搭建行知剧场,师生同台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彩瞬间。
大丰市万盈中心小学十分重视绿色教育课程建设,精心编撰《绿色教育读本》并明确授课时间和教学进度。组织学生观看环境教育录像片、录像资料。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中,突出“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以实际行动清除地球上的污染”等宣教主题,同时,每学期少先队大队部开展“我们的校园我的家”“我们和鸟做朋友”“我是环保小能手”等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
如果说大丰市中小学的“育绿”是校园绿化的物化过程,那么“育绿”也就实现了以此为载体进行“绿色德育”的蜕变。校园的一片绿地、一处景点犹如一页页浸满德育元素的书,是塑造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载体,引领学生积淀绿色素养,浸润学生的心田。
(大丰市教育局)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