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盱眙盘活教育人才建设“一盘棋”

作者:王瑾 何刚 乔继宁 李波涛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这个暑假里,盱眙县官滩中心小学新上任的校长徐学军显得异常忙碌,刚参加完7月份的全县校长公开竞聘,随后就在正副校长城乡流动中接手了官滩小学这个拥有3000多名师生的“大盘子”。谈起这一路走来的感受,徐学军说:“参加校长公开竞聘时,整个人就像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被炼了一番,惊心动魄的同时也大有收获。等到走马上任了,又像西天取经,任重而道远。”

从今年2月起,盱眙县委、县政府针对教育发展新要求,启动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对全县50余所中小学校进行蹲点摸底,对8000余名在编教师进行核编登记,综合调研200余场次,梳理难题痼疾100余条,出台各种规章制度20余项……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该县更是下足了力气——暑期公开竞聘了6名校长、10名副校长,共150多名正副校长参与城乡校际间流动,新学期还将出台新一轮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办法。“优质的教育需要优良的队伍,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不断推进,盱眙县的教育人才建设一定能驶上‘快车道’,具有时代特征和盱眙特色的教育梦就一定能够实现。”盱眙县委书记李森信心满怀。

公开竞聘 风清气正

“今后,公开竞聘将成为盱眙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聘任的最主要渠道,甚至是唯一渠道。”7月18日,盱眙县教育局局长张鹤鸣在该县公开竞聘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活动结束时的发言,赢得了现场观摩的各校教干、教师代表雷鸣般的掌声。

今年2月,盱眙县出台相关制度,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职数,要求中层干部超职数的学校,限期消化,中层干部严重超多的学校,实行择优选聘。7月初招录正副校长的通知下发后,全县共有150多人报名。公开竞聘分笔试、考核、面试三个环节,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全程监督,全县中小学500余名同志参与面试旁听。邵红光原先是盱眙县第五中学办公室主任,此次他成功竞聘上副校长职位,他告诉记者:“整个竞聘过程公平、透明,大家展示的都是真刀真枪!”

“我们就是要倡导这种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让一切在阳光下运作,公开比拼、公开竞技、公正任用。”张鹤鸣说。

校长公开竞聘为盱眙教育带来了一股拂面清风,随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将相继跟进。据悉,该县正在推行岗位聘任制度,试行学校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教师的逐级聘任方式。“凡是没有被聘任的人员一律转岗或交流,凡是不服从县教育局统一交流安排的人员一律待岗处理。”盱眙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刘广金说,“县教育局与学校校长、校长与分管校长、分管校长与班主任逐级签订质量提升责任状,确保按序时完成质量提升指标。”

关注农村 留住人才

“新学期开始实行的新奖励性绩效工资制度将更加关注农村教师。”最近,离盱眙县城50公里远的龙山小学的教师们听到了这样一则好消息。

龙山小学位于苏皖交界处,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新奖励性绩效工资制度的出台无疑会为这个农村学校教师们的工作热情添一把火。“以前每学期拿到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到5000元,新制度出台后,我可以拿到近8000元了!”该校教师程晓开心地说。

近期,盱眙县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新一轮奖励性绩效工资合理分配制度,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县教育局依据各学校离城远近和艰苦程度确定。“我们将全县分成8个类别,建立绩效系数,最低的0.6,最远的乡镇完小、教学点可达1.5。”张鹤鸣说,“过去教师只愿到交通便利且离县城近的平原乡镇工作,山区乡镇、河网乡镇即使人去了,心也难以落根,整天盘算着怎样调出、考走。用好用足奖励性绩效工资,可以进一步调动偏远农村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与此同时,丰富多样的教师培训更是为盱眙农村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该县鲍集镇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王玉姜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近3年来,每年暑期他都会参加县里举办的集中培训。“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所作的讲座让我受益良多。尤其在教师角色定位方面,专家们给了我许多新的认识。”

除了暑期聘请专家集中授课外,盱眙县教育局还不断加强教研引领作用。今年年初,县教育局从全县教师中公开择优聘用了10名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教干)任教研室教研员。“教研员将定期向全县教师开放课堂,组织公开教学观摩和讲座活动。这些活动为提高全县教师的业务能力,尤其是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盱眙县教育局副局长张建国说。

长效流动 均衡发展

新学年开学后,家住盱眙县黄花塘镇的周锦毅小朋友就要读小学一年级了。“一年之前,我们就在考虑他的上学问题。本准备送他去40公里外的县城上学,家中再派一人专门在县城照看他。大概盘算了下,每年要花费两万元。”周锦毅的父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我们的想法改变了——不去县城了,就让孩子在家门口的黄花塘中心小学就读。”

周锦毅父母的想法之所以改变,是因为黄花塘小学这一年来的质量提升有目共睹。“现在学校的洪涛校长是从县实验小学副校长的岗位上调过来的。有他这个省特级教师做学校的‘顶梁柱’,我们对黄花塘小学的教育质量有了信心,哪里还需要把孩子送到县城去读书呢?”

盱眙县教育局曾做过大范围的摸底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家长都和周锦毅的父母起初的想法一样,他们认为学校(尤其是部分农村学校)虽然硬件建设得很漂亮,但是师资力量上不去,孩子的受教育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为此,在往年小范围校长、教师流动的基础上,该县今年具体制定了县域内校长、教师流动实施方案,规定在同一学校任职满两届的校长,以及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离法定退休年龄在5年以上的教师,原则上须在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间进行交流。8月初,全县150多位正副校长参与流动,到了各自新的工作岗位上。“我们还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教师流动,通过建立以转岗流动、城乡流动、支教学习、片内流动、自愿调动等形式为主体的教师长效流动机制,力争到2015年,每年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总数的15%。”张鹤鸣说。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校长、教师城乡校际流动也促进了教师自身成长。原为县五墩实小副校长的夏文半年前来到位于山区的仇集中心小学后,便为当地的青年教师创设了与城区骨干教师进行业务交流的机会。“如今学校的青年教师队伍越发充满活力,希望将来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我们能将更多的城区教师引进来,将更多的当地教师推出去。”夏文这样对记者说。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