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坤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潘晓芙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金燕获“全国师德楷模”称号,一批单位或个人获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省“五一巾帼标兵”、市“五一劳动奖章”、市“工人先锋号”和市“五一文明班组”等称号……记者日前在镇江市教育局采访,了解到了这样一张该市师德建设的最新“榜单”。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要。近年来,镇江市着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宣誓承诺
传递教坛正能量
“我们郑重宣誓: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敬业爱生,立德修行;严谨治学,勇于创新……”今年教师节,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的李俊、唐菲,与全市40余名新教师代表一起走上舞台,面向巨幅五星红旗庄严宣誓。“真的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神圣感。”说起当时的情景,两位老师这样对记者表示。
“践行师德,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这是今年以来镇江市教师队伍建设的主题词。在师德建设系列主题活动中,面对鲜红的五星红旗,面对朝夕相处的学生,面对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代表,全市教师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时间,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镇江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此前,该市张玉坤、徐杰、潘晓芙、谢桂喜、徐明等13名江苏省特级教师还联名向全市教育工作者发出倡议:“精心培育人才,争当师德师风建设的表率。”并呼吁教育工作者坚守教育净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坚决杜绝从事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要求的行为。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倡议得到了镇江市各中小学校教师的积极响应,从城市到乡村、从中小学到幼儿园,全市各学校的教师纷纷举行师德集中宣誓,签字承诺“不搞有偿家教”,争相传递师德建设的正能量。规模宏大的宣誓场面,展示了教师队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更是全体教师的一种庄严承诺!
镇江市教育局还为教师们树立起了一个个师德标杆。各中小学校组织教师观看张丽莉先进事迹报告会录像,举办学习张丽莉先进事迹研讨会、座谈会、报告会,开展“争做身边的‘张丽莉’”征文活动;全市广泛开展了寻找身边的“张丽莉”活动,通过宣传、学习身边像张丽莉一样的优秀教师,弘扬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严谨笃学的教师典型,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名师导学
延伸优质教育服务
在江苏省镇江中学教室外的走廊上,摆放着两套桌椅,下午和晚上的自习课时都有教师轮流值守,学生们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前来请教。该校学科带头人嵇云霞说:“这些辅导都是义务的,需要占用不少休息时间,但老师们都心甘情愿。”该校还在各年级部会议室挂牌成立了名师志愿导学站,由名师坐镇,义务为学生指点迷津。
今年6月,镇江市教育局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设立志愿导学中心,特邀徐杰、陶圣建、张红霞、嵇云霞等34名特级教师、镇江市学科带头人和500多位优秀骨干教师“加盟”。全市中小学生都可以通过预约前来接受名师义务辅导。
镇江市教育局局长赵珏告诉记者:“为了激励更多的优秀老师参加导学活动,不断壮大名师团队,我市将志愿导学中心活动情况作为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教师的志愿导学经历作为拔尖人才评选、教师职称和岗位晋升、评优评先的前提条件。”
随着名师志愿导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学校不断丰富导学内容,创新导学形式。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成立了志愿导学服务站、党员志愿服务队,镇江实验高中、镇江二中等学校也陆续成立了志愿导学站。暑假期间,镇江市实验初中在天和星城和李家山等社区分别设立了志愿导学站;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发挥优质师资的辐射作用,推出了暑期网络助学工程;镇江四中志愿导学站通过《告家长书》及手机短信,提前告知家长和学生志愿导学教师的信息及辅导内容。
如今,镇江市的名师志愿导学活动已覆盖全市的每一所学校,有1000多名教师加入志愿导学队伍。赵珏感慨地说:“开展志愿导学活动,不仅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满足了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而且有效地遏制了有偿家教。”
开门评教
把群众满意作为标尺
今年秋学期开学时,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向家长们发放了“家长评议学校”调查问卷,围绕学校风气和教育教学秩序、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及育人水平、学校执行教育及物价部门收费规定等内容征求意见。同时学校还组织教师开展大走访活动,深入学生家庭了解情况。该校李智勇书记说:“学校对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及时制订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如学生报到时有的家长嫌教室采光不好,学校就连夜施工,增加教室日光灯数量,保证学生们都能有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
与江滨实验小学类似,镇江市各所学校的教师们开学后纷纷走进千家万户,全方位地开展大走访活动,面对面地倾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广大市民对教育工作的意见,深刻反思工作不足之处,做到闻过则改。全市开展“开门评教”活动,设立政风行风投诉电话、师德评议信箱,让学生、家长、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参与对师德的监督;建立节假日巡查制度,对有偿家教、违规补课等行为进行常态检查,实行“每周通报”制;建立师德考核与奖惩制度,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镇江市教育局还先后出台了《镇江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暂行规定》《关于禁止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与此同时,镇江市教育局还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教授、律师、医生、退休职工等各行各业的代表担任教育行风监督员,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教育行风监督机制。
赵珏表示:“师德建设怎么样,群众看得最清楚;作风改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镇江市将坚持开门抓师德建设,让群众参与评判、依法监督,防止一些不良现象的反复出现。”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