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徐保卫 潘杰)新学期开学后,一座壮观的新学校出现在三十四中学生们的面前,校园宽敞,校舍漂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安装到位,学生们无比喜悦,家长们十分满意。
三十四中原是企业办的一所子弟学校,校园面积小,校舍陈旧,部分教学用房还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远远达不到国家新的抗震设防标准。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市教育局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三十四中新校区,不仅彻底改变了学校面貌,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优化了南三环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更好地满足学生就学需求。这是该市实施中小学布局优化和校舍安全工程以来众多场景中的一幕。
自2010年以来,该市开展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通过对每一所学校、每一栋建筑进行抗震鉴定,全面掌握校舍的抗震安全性能,并根据鉴定结论制定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规划,分年度逐步实施校舍加固、重建、迁建,使改造后的校舍均能达到国家抗震设防要求,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同时,将编制校安工程规划、实施校舍加固、重建、迁建与防震减灾工作相结合,与城乡建设规划相结合,与中小学布局优化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结合,市、县两级政府将中小学校安工程、中小学布局优化工程纳入每年政府改善民生实事工程,将工程建设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户管理、集中支付、封闭运行,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不留缺口,不挤占学校正常运转经费和其他专用经费,不向群众集资,不让学校负债。到2012年底,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近40亿元用于校舍加固改造和重建迁建,全市校安工程开工面积达307.7万平方米,其中加固59.6万平方米校舍,拆除重建248.1万平方米校舍,90%以上在今年新学年开学前投入使用。这些校舍不仅抗震性能得到了提高,而且校舍面积得到了扩大,设备进行了更新,学习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
同时,各旋区将校安工程建设与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相结合,在2012年对120多所学校进行了迁建、扩建,其中有73所小学教学点的恢复建设,建设面积达34万平方米,据初步统计可解决1.3万名家校距离5公里以上学生的就近入学问题,将进一步促进学校在区域分布上的优化完善,满足义务教育就近入学要求,实施校安工程和学校布局优化工程,使广大师生得到最大实惠。危险校舍拆除了,建成了一批符合设防标准和防灾要求的新校舍,让广大师生都能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工作、学习,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为学生接收良好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创造了条件,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