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绍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繁荣中小学校园文化,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泗阳县出台了《泗阳县2013年中小学开展社团活动指导意见》,意见以“五个机制”为抓手,提升社团活动层次,丰富校园生活。
完善领导机制。 学校要建立学生社团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职能处室承担日常管理工作。
创新活动机制。 学校要通过组织开展社团活动,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将社团建设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留守儿童工作、特色学校创建、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优秀社团评比、为学生社团发展注入活力。
优化激励机制。 县教育局将根据学校学生社团比赛成绩和社团开展情况每年进行优秀社团、优秀指导教师评比活动,对表现突出的社团、学生个人及相关领导、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各校要积极探索中小学学生社团活动考评机制,并逐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建立保障机制。 学校要选派有专长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中小学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或顾问,也可以外聘社区优秀人士、社会专业人员、退休教师,尤其要用好学生家长这一资源,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社团建设活动中来。要支持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的时间、场地、设施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要重视对社团指导教师及学生骨干的培训,鼓励教师、学生骨干在社团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探索和优化社团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让社团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信成长的有效阵地。
规范管理机制。 学校要认真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社团活动方案及相关制度,将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工作实绩与学校的岗位绩效考核有机结合,确保社团活动的常态化、实效化。
(泗阳县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