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无锡拟立法禁止公办中小学“择校”

作者:马雪梅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还在为孩子上好学校而发愁的家长们注意了!10月30日上午,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一审了《无锡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条例(草案)》,正拟开创全国先河,立法保障教育公平。在分组审议会场,禁止公办中小学择校成为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条例第十条提到免试免费入学,不得将竞赛成绩、获奖情况或者考级证书作为人学条件和编班依据。是不是意味着获得省运会前三名的中小学体育运动员可任选学校的优待也将作废?”市体管中心相关人士首先抛出体育特长生入学问题。她说,奥数、钢琴等特长不再是“敲门砖”可以理解,但无锡市大多数体育特长生是农民工子女,如果这条入学渠道封闭,对这些农民工子女是否做到了教育均衡?—位市人大代表立马接过话题,他说,在无锡市财政有限的情况下,教育均衡是个相对概念。只要具备教育部门列出的条件,农民工子女享受与本市适龄儿童同等的义务教育,目前,在无锡市入学的农民工子女已达15万人。教育均衡的关键是禁止择校,考验教育是否均衡就看还有无择校现象。

会场外,市民如何看待禁止择校?记者随机进行了采访。滨湖区退休老教师胡先民拍手称赞。他悦,择校是一道在我国各大城市愈演愈烈、且至今无解的难题。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学校,有一个好未来。而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为了挤进有限的名牌重点学校,除了要完成沉重的课业负担,孩子还要请家教补习、上特长培训班,让家长和学生苦不堪言而又不敢懈怠。而市民刘女士却焦虑了,她不满意所属学区的小学,市中心的一所公办重点小学是她的目标,为此她让5岁的女儿上了3个培训班。“如果禁止择校了,学区的学校又不想上,那怎么办?”

无锡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主任杨清华介绍,此次立法禁止择校约束的是教育部门,学校不得跨施教区组织招生、不得举行入学选拔性考试等。对有择校需求的市民,无锡市坚持“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13所市办的大桥、金桥等民办学校也是一种选择。这部条例是把无锡市义务教育的成功经验总结提升至法规层面,以推进无锡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