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成立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 。指导学校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在校内公布测试结果,每年组织在校学生开展一次常规体检。
二是强化“健康第一”理念。 学校“三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和体育活动安排表)、阳光体育运动方案及监督电话一律公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健康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7课时,每名学生能比较熟练掌握与运用两项运动技能。
三是中小学配齐专职教师。配齐体育教师、专兼职校医或保健教师、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专兼职营养师,体育卫生场馆建设、器材设施配备达到《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
四是健全体育竞赛机制。 中小学每年4月举办“体育节”,11月举办“冬锻节”,每年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校际运动会,保证每位学生每年参加一次以上校园体育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区级中小学生运动会。
五是建立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六是开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考核。 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体育考试成绩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与校长绩效考核挂钩。(建邺区教育局 谢伟供稿)
编辑: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