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近年来,徐州市铜山区始终坚持把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了“四项机制”,旨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
一是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按照区教育工会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和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抓创新求深化、抓结合求深化、抓载体求深化,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二是建立健全教师培训长效机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整合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局有关科室资源,建设“四位一体”的区级教师发展中心,走“教、研、训”一体化道路。落实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中小学校长轮训计划,强化班主任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校本研修培训和名优教师成长培养,鼓励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终身学习、终身从教。
三是建立健全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优化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为促进校际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铜山区建立并有效实施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先后制定了《关于建立校(园)长和教师交流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建立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交流服务期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中小学教师支教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有效统筹全区教育资源。2013年交流中小学校长35人,占中小学校长总数的23.8%。20所中小学与扬州部分学校进行手拉手支教活动。定期交流和支教制度使该区教育均衡发展有了有力的保障,师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近两年均达95%以上。
四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科研推进机制,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 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中心,以教师阅读、课题研究为两翼,以各类培训为支撑,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推进机制,积极探索科研促进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组建多元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加强区对校教师阅读评价,筹办教师读书峰会,有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广优秀课题成果,提高教科研课题实效。要切实做好教科研成果评选工作。
(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宣传科)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