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祥忠)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在即,镇江市京口区教育局特地发出通知,规范辖区各校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提升学校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安全素养。
精心准备,科学组织。 通知要求,各校要确保参演师生的生命安全,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要提前谋划,提出预案及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尽量避开雨雪等恶劣天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对应急疏散的场所、通道、路线、用语以及应急警报信号、疏散时间、演练次数都作了具体的要求,保证疏散演练既安全有序又有效快速。
着眼实战,注重细节。 要求各校在制定演练方案时要做到科学合理,并将其细化、落实到演练的各个环节,保障演练的整体组织及每个环节科学合理。同时,在应急疏散演练时要立足于模拟紧急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景,着眼于提高学校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师生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明确目标,循序渐进。 由于地震、火灾等灾害留给人们的逃生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是2分钟左右,所以通知中明确要求各校的应急疏散演练最终的时间目标,中学生2分钟以内,小学生3分钟以内完成。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设定合理的时间要求,通过经常性的演练逐步提升,最终达到设定的目标。
立足实际,务求实效。 通知还要求,各校的演练要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明确演练的主题,合理确定演练的时间、地点、参演人员、形式、内容、规模、疏散路线和保障措施等。同时,还要求各校对演练的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及时总结,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务求到达实效。
(镇江市京口区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