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祥忠)社团是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阵地,社团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也是推进特色建设的有效措施。日前,京口区教育局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京口区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的指导意见》,四个“明确”规范了全区各中小学的学生社团建设,努力提升全区素质教育水平。
明确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 全区各中小学牢固树立社团建设“四个需要”的指导思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增进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广阔舞台。
明确社团建设的主要任务。 各校以“让每一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学生社团”为目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级各类社团活动。截止目前,全区各中小学校学生自主成立的社团有667多个,小学参与率达100%,中学参与率达92%,75%以上教师参与了社团指导活动。同时,各校根据实际,整合学校资源,在普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果显著、管理规范、影响广泛的优秀社团,在2013年度中,全区有5所学校的社团被市教育局评为“双十精品社团”、1所学校的社团获“双十精品社团提名奖”、17所中小学还有30个社团被评为“双百优秀社团”。。
明确社团的领导和管理。 各校均建立了学生社团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职能处室承担日常管理工作。教育局根据学生社团比赛成绩和社团开展情况每年进行优秀社团、优秀指导教师评比活动,对表现突出的社团、学生个人及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同时,各校还选派有专长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中小学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或顾问,也外聘社区优秀人士、社会专业人员、退休教师参与到学校社团建设活动中来。
明确社团的类别。 教育局规定了各中小学学生社团从活动类型上主要分为语言文学类、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及综合实践与社区服务类等五大类别。同时,积极鼓励各校根据自身不同的文化背景开发出的其他类别的社团,进而出现了像八叉巷小学、解放路小学、区实验小学、红旗小学等有着乒乓、民乐、京剧、棋类等传统特色项目的学生社团,进一步促进了全区各中小学坚持朝着一校一品、一校一特的方向发展。
编辑:李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