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奖有了“家庭医生”
—— 常州大学校团委创设大学生三位一体“创业诊所”
日前,常州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工设081班肖欣悦同学将方便面勺子进行改良的设计获得了国际工业设计最高奖“红点”奖。
获奖后,肖欣悦萌发了真正创业的念头。这些年,虽然还是在校生,凭借专业特长他已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在校团委帮助下创办了一家设计工作室:D8工作室。该工作室因为设计理念前卫、专业水平出色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初尝创业甜头的他,在毕业季遭遇着就业与创业的抉择。从“小打小闹”,扩展到规模运作,创办自己公司的想法常常让他莫名兴奋。但是,想想容易,在校内做创业社团,做简单设计容易,要真正面对市场建构公司,完全由自己来运营和管理就不那么简单了。肖欣悦刚一开始计划,就发现自己对市场调研、投融资、财务管理等简直一窍不通。原先校内社团创业伙伴也担心走出校门原有成果会“付诸东流”,纷纷劝阻乃至退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肖欣悦拿着可行性报告向常州大学校团委新设立的“创业诊所”预约了“同行问诊”。很快江苏朗雅公关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彬就来校接待了这位年轻人,并成了他的创业“家庭医生”。
陈彬“医生”在看了肖欣悦的可行性报告后,帮助肖欣悦明确了公司定位和市场规模,制定了专业营销方案、确定合理投资规模,并指导他寻找财务和营销专业的同学共同创业,尽快实现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平衡,并结合现有资金理性选择融资方案等一对一的有效“处方”。经过“家庭医生”的望闻问切,肖欣悦获得了“对症治疗”。目前,他已完成了公司发展计划的制定,准备正式进驻常州创意产业园,开展设计业务。当然,他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将其所获“红点奖”项目推向市场。
常州大学校团委,在创业已成为毕业生发展的重要选择时,充分调查研究本校毕业生成功创业的诸多案例,筹建了大学生“创业诊所”。诊所采取“三位一体”模式,即从三个方面帮助在校大学生模拟创业,支持毕业生真正创业。“三位一体”包括开设一个长期接受大学生创业预约诊断的“同行门诊”;搭建一个主要由本校校友组成的成功创业者与在校生朋辈交流的平台;建设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和创业成功经验的专家团队。
“想创业,遇难题咋办?找校团委创业诊所啊!”这是时下常州大学学生,尤其是毕业生中广为流传的一句流行语。常州大学“创业诊所”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来自同行、朋辈和多学科、多行业专家的综合智慧,已经成为常州大学大学生创业指导的一项特色和一条新路。肖欣悦同学的“红点”奖项目有了“家庭医生”,其他同学的其他项目也将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自己的发展成果。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