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是人口大市和劳动力输出大市,留守儿童面广量大。为此,市政府始终从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记者27日获悉,按照规划,盐城市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让全市所有的农村留守儿童都能进入寄宿制学校读书。
2009年,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将《关于加大关爱力度,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议案》列为2009年第5号议案后,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实施了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至秋学期开学累计投入9417万元,帮助了解决15253名及10802名留守少年儿童住宿和就餐问题。然而,一个不争的现实却是目前仍有41110名初中留守儿童生活在学校之外,另有51976名小学适龄儿童的吃、住、管等条件亟待改善。
针对盐城市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变化这一实际,盐城市定期组织留守儿童调查。据2009年上半年调查统计,全市共有留守儿童119144名。通过分析、梳理,全市留守儿童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的58197人,寄宿学校的21390人,托其他亲友照顾的16027人,委托社会妈妈或爱心姐姐监护的1263人。政府相关部门随后研究制定了《关于组织实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规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具体内容、做法和目标。
按规划,今年将在去年改善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的食宿条件,基本上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住宿就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布局调整规划,于今年全面启动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切实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住宿就餐问题。同时,继续完善资助政策,进一步扩大对寄宿留守儿童的帮扶范围,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免除留守儿童住宿费用,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留守儿童的生活费补助,努力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环境。
此外,记者了解到,针对留守儿童大多不能正常享受父母的关爱和亲情,部分儿童受到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而学校基本没有专业心理健康辅导人员的现状,政府将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和辅导方法的课题研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专项培训,不断加大课题研究力度,努力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成长。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