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南京:民办分校五一前清理完

作者:王 璟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 新华网

“如果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改成公办学校,那是不是家门口的学生就能就近入学了!”“如果树人国际学校也与本部撇清关系,那么中考进南师附中还有没有‘绿色通道’?”“南师附中的江宁分校会怎样划学区?”……江苏省政府16日召开会议表示,今年年底前全省要基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此消息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了解,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应该由纯民间资本投资建成,并且校舍、财务、管理等方面独立。如果使用公办教育资源办学而按民办教育收费,那么将属于“假民办”,应纳入清理范围。

【清理政策】

学校“非公即民”

按照省里的部署,改制学校的去向是“非公即民”,即对于债务相对较少、运行比较健康的学校,可以将其收回改办为公办学校。规范为公办学校的,执行公办学校办学政策,纳入公办学校经费保障范围,按照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由当地政府解决学校办学所需经费和编制等。另外,对于不能收回改办为公办学校的学校,按照有关规定,使其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实行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业证书,并按规定履行审批登记手续。

5月1日前清理完

据了解,从2006年下半年起,我省即组织力量对全省中小学改制学校进行了拉网式清理整顿,各地已收回或停办了192所改制学校,目前属于清理规范的学校尚有270所,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248所。日前,江苏省对清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公办招牌,民办收费”学校将被坚决叫停。这些学校走向必须在今年5月1日之前确定。确定民办的学校,原公办教师原则上回公办学校任教。确定为公办的学校,自主招聘的教师,具备教师资格的,可由省教育厅组织招聘考试,按规定程序择优录用为公办教师;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将进行分流,但不得从事教学工作。到今年底,基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任务,因特殊原因不能完成的须经省教育厅批准。

【形势分析】

名校初中“性别”模糊

目前南京几所名校的分校——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南师附中江宁分校以及树人国际学校都属于民办校性质,并且都与本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据悉,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用地是河西新城区建设指挥部提供的,而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地皮则由江宁开发区提供,都是国家的公有资源,两所学校贷款又都是以公办本部的名义办理。南京树人国际学校作为南师附中的民办初中,其用地也是原来南师附中的地皮。相对来说,南外仙林分校的民办成分多一些,该校属于股份制学校,南外本部也只是股东之一。“这些学校依托本部,在招生源上沾了不少光,而他们作为本部的生源基地,源源不断地给本部输送好学生。”

南外仙林分校改纯民办可能最大

17日,有关媒体关于南京顶级名校初中将被清理的报道一出,在学生家长中掀起轩然大波。家住鼓楼区的市民张女士昨天听到这个消息急得赶紧坐车到学校来打听。张女士表示,孩子小升初时本可以就近上家门口的优质公办学校宁海中学分校,但一家人商量后选择每年花几万块钱给儿子上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现在如果河西分校改制后和金陵中学没关系了,那在孩子中考时是不是就不能享受进入本部的优惠条件了?据悉,对于学生处置问题,省里还规定:规范为公办的学校,原提前收取、但学生未读满年限的费用一般应予退还,也可根据招生时的约定进行妥善处理。对不愿在规范为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到其他公办学校就读。[nextpage]

改公办划学区成难题

而相对于这些已经在其中读书学生的家长,过两年孩子才要小升初的不少家长则分成两派:一类家长觉得是个利好消息,因为如果这些学校改成公办学校了,只要在学区范围内肯定能上,而且还能享受免费教育,既不用找关系还省了钱;另一类家长则觉得民办学校的存在就是给有择校需求的家长一种选择,而如果都是公办校,那么择校名额减少,对于一心择校而又不住在附近学区里的学生来说要择校就变得很难。“如果改成公办,势必这些学校的招生范围会紧缩。打个比方说,原来下关的孩子可以择校到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去,但一旦改成公办,就涉及到划一个学区,下关的孩子多花钱也未必就能择进去。不过对学校附近的学生来说,很可能就可以享受到就近入学的好处,不过附近的学区房价很快又会被抬高。而如果学校改成民办,那意味着住在这些学校家门口的孩子都不能就近入学,那是不是该为附近的居民再建一所公办初中呢?”

名校“品牌”会不会丢掉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待清理的民办学校除师资外,都涉及利用原来名校名称的问题。而名校名称,从市场意义上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品牌。这样的品牌,也属于公共资源,并且是稀缺资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南京的这几所名校的民办校,无论是办学质量还是办学规模都在不断上升的阶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表示,如果让这些学校彻底“民办”,硬生生地将其从根植的本部土壤抽出来,那么是不是也是对其多年来办学积累和实践成果的一种浪费呢?不过对于“改性”传言,目前老师表现得都还比较平静。一位老师表示,分校教师多是招聘而来,改制后要回本部的教师不多,学校不会受大影响。“学校已经拥有了‘造血’功能,从办学理念、师资培养上已经上了轨道,并不担心办学有太大影响。”

【链接】

假民办是历史阶段产物

名校办民校的现象曾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政协委员潘春雷认为,名校办民校的现象可以用“不对”两个字来作出基本判断,但是对这一现象应有包容的心态,不应一味指责。按道理,所有的教育都应是公益事业,但这建立在政府有足够投入的基础上。而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政府财力不足以满足教育发展之需,就需要一定的办法来解决经费不足问题,比如用公助民办、公有民办的形式办学,给这些学校一个特殊政策,用较高的收费来维持学校的运转,同时解决了老百姓择校之需和政府的负担过重。这是历史发展到某个阶段的产物,也是过渡阶段,这一现象最终将会扭转。

南京曾经整顿过假民办 据了解,名校办民办初中,曾在南京盛极一时。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源于教育部的一个规定:创国家级示范高中必须要求是独立高中。这样一来,中学纷纷进行初高中分离,丢下来的初中便改成民办校。事实上,和原来学校的体制、管理等没什么变化,但可以堂而皇之地收取高额学费了。南京市教育局从2005年起,开始对不符合“三独立”要求的民办初中进行清理规范,已有15所民办初中恢复为公办初中,其中包括中华中学的“民办中华中学”等。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