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清晨,春光明媚。一大早,无锡市人民大会堂门前排起了长队。这些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家长是专程前来参加2010年无锡市现代家庭教育论坛的。在论坛上,三位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孙云晓、钱志亮、俞敏洪同1500多名家长就现代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论坛,在我市掀起一股关注家庭教育之风,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重新被提上了一个新高度。
因性施教不容忽视
为什么从中小学到大学都出现男生落后于女生的倾向?为什么厌学、网瘾、暴力等问题行为总是男孩的比例居高不下?在论坛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孙云晓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告诉大家:男孩身心发育显著迟缓于女孩并且具有容易冲动而控制力较低的特点。由于学校和家庭长期忽视因性施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男孩成长危机。孙云晓教授还总结概括出了中国男孩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男孩成长的危机绝非仅仅因生理发育迟缓所致。”孙云晓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男孩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而加剧了所有危机对于男孩的伤害。”孙云晓教授向家长们呼吁,除极个别超常儿童外,父母们千万不要让男孩子在6岁前入学。因为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仍落后于女孩。
如何因性施教造就新时代男子汉?孙云晓向家长们提出了几个目标,即培养五个极端重要的品质——1R(责任心)4Q(智商、体商、情商和逆商),并为此设计了一些具体对策:一是改变对男孩的态度,接受男孩更脆弱的事实,耐心等待暂时落后的男孩,学会欣赏与女孩不一样的男孩;二是父亲要成为男孩的榜样和引路人;三是母亲要勇于“放养”男孩;四是要让男孩的成长与运动结合起来,鼓励男孩多参加具有探索性的活动,例如种植、家电拆装等。
家长应该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夫妻有别,“男主外,女主内”,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角色扮演上是有区别的。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同样强调夫妻有别,严父慈母。然而,当今社会让这些区别变得难免有些模糊。“今天有多少父亲是‘严’的,有多少母亲还‘慈’呢?”北师大教育学院学校咨询研究所硕士导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钱志亮认为,今天,无论身为人父、人母,都应在孩子成长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有所分工。他呼吁父亲在孩子成长中不要无为而治。“今天的社会,男人每天都在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沉重的社会压力会让他们不得不辛苦地在外劳作,但是事业的成功是一时,家庭的幸福是一世,尤其是孩子的成长,更是一辈子的事情。在父亲教育缺失的家庭,多数孩子的个性是不完善的,孩子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健全的。”
钱志亮在论坛上讲到,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两个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智慧的启迪,二是为人的引导。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现在大量的研究告诉证明,父亲与孩子相处时间越长,孩子的后劲越足。“而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也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今天的女性和过去不一样,传统女性更多为家庭主妇,而今,除了要相夫教子外,女性还要到社会上工作,更沉重的负担也被加在了她们身上。母亲在孩子的成长当中也有两个很重要的任务,一个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养成——家庭生活的习惯一定会向孩子的学习习惯迁移;母亲对孩子的另外一个影响则在于“情”的培养。钱志亮提出:“我们需要呼唤家庭教育的回归,尤其是父母在孩子成长当中理应扮演的那些角色。”
给孩子有质量的时间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要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但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看来,光给时间还不够,“家长给孩子时间要给出质量,不是在家里陪着就行了!”
俞敏洪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一些家长,自己在家搓麻将或看电视,却要求孩子在一边好好做作业。有些家长虽然推掉了应酬,腾出了时间待在家,可是注意力并不在孩子身上。
“最好的办法是你拿本书翻翻,只要书不拿倒了就行。”俞敏洪解释说,看书是为了给孩子营造一种学习的气场和氛围。在孩子眼里,父母看电视、看报纸杂志都是在做不正经的事儿。俞敏洪在家用电脑发邮件时,孩子经常会跑来看看爸爸是不是真的在工作,因为他们的意识中认为打开电脑除了找好玩的东西就是打游戏,他们不认为在电脑前是一种工作的状态。因此,后来俞敏洪凡是儿子做作业的时候就坚决不做其他事,就拿一本书来看,结果他发现儿子做作业的专心程度和持续性都要比以前提高许多。“这就叫环境氛围。”俞敏洪说。
走出误区 科学育儿
如何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专家们也有着自己的见解。首先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即使孩子犯了错误受了挫折也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和承受,因为只有经历了挫折孩子才会真正地成长。其次,家长要了解自家孩子的性格、心理特征,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地评价孩子智力的差异、基础的好坏,帮助孩子取长补短,千万不要拿别人的长处与孩子的短处比,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家长应该更重视孩子的德育和个性发展,而不是一味注重智育,用同一标准衡量自己的孩子。在对待孩子的学习上,家长更多的是要耐心引导,而不是替代或放任,要更多的注重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当孩子在学生上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该多一些鼓励,引导孩子去查找原因、分析情况,改进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才真正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另外,家长还应树立正确的民主观,把孩子当作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主精神,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度”,宽松和谐的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是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个性、人格,影响他们的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因此,家庭教育不仅不能放松,而且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只有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使好孩子更健康地成长。这次无锡市举办的2010年全市现代家庭教育论坛,是一次探索现代家庭教育新特点、研究现代家庭教育新理念、推进现代家庭教育新举措的重要活动,相信对于进一步普及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推广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家校合作育人,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编辑:杨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