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将至,南京不少家长已在为孩子张罗出国的事,“走出去”热,其实“归来”也热,8日,某竞标会上,一个有关“海归”的数据,令人担忧:目前每年虽然有数千海归回宁,但真正留下来顺利创业的,还不到200人。
“上午与海外人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聊天,现在‘海归’在宁成功创业的,不到200人。”这个话来自南京市政府经济处处长祝瑞波,他表示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虽然很大一部分“海归”在创业初期带回来很好的专利项目,但是,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
事实上,南京市政府以及建邺、江宁等活跃的区县,近年都相继推出“蓝卡”、“钻石卡”、“绿卡”等一些附加了特别优惠政策的服务卡,吸纳海归人士留宁安家创业。不过,社科院的追踪调查显示,“市民优惠待遇,还远远不够”,“融资渠道不畅”成为海归科技人员创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一位在欧洲工作多年的科技人员就向记者坦言:“因为资金的问题,两年前在宁创办的企业,至今裹步不前。”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