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天上午,在南京市下关区教育局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公民教育研讨会正在召开。研讨会一改过去全是教育系统内部专家参与的做法,请来了一位法律专家——江苏崔武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崔武来和校长们作公民教育的经验交流。这标志着下关区教育局和崔武律师事务所结对共推公民教育合作项目的正式启动,教育界和法律界联手合作系统推进公民教育,这在南京市尚属首例。
“这是一份法学与教育学结合得非常完美的教育实践方案。”与会的一位校长指着《南京市下关区教育局与崔武律师事务所合作推进公民教育方案》高兴地说,“公民教育太需要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了。就像学校在处理是否允许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问题上,我们很慎重,因为使用手机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但在校园环境下如何合理处置又是新问题,我们通过民主讨论,让学生知道什么情况下应该关闭手机,遵守公共秩序。”据了解,下关区许多学校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尝试和实践探索公民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没有能够普及和推广,有些活动也不够深入。“希望在区教育局和崔武律师的推动帮助下,使学校的公民教育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与会校长们对双方的合作充满期待。
“公民教育在中国不算新生事物,但是并没有遍地生花,而且多数流于形式。”崔武律师是一位知名的维权律师,他认为,有的地方公民教育就是摆摆样子、搞搞活动,没有将公民教育落实到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公民教育活动的具体落实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律师拥有法律专业优势,可以为公民教育提供技术上的帮助。”至于推进公民教育的具体途径,崔武律师提了几点建议:在学科课程方面,除了思品课之外,其他学科课程知识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教育素材,要善于挖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推进公民教育,如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帮助弱势群体;带领学生参观政府机关,让他们知道政府的结构和职能;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学校里建立对话机制、申诉机制、校长接待日等方式来推动公民教育。
下关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公民教育,打通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教育,增加诸如传统道德教育、乡土教育、国际合作和理解教育等内容,如此既能提升学生个体公民品质,又能推动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和民主管理。”据悉,该区教育局将以南京市十二中、六十六中、三十九中等7所区属学校作为首批试点校开始推进这项工作。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