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江阴浙大市校合作再获硕果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与浙江大学的市校合作,是江阴依托政产学研平台,推进“新合作、新技术、新产业”“三新”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10月29日下午,在市校合作推进仪式上,江阴与浙江大学再度携手,11个产学研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江阴,为无锡市加快转型升级注入“新鲜血液”。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市领导朱民阳、吴崇翟、黄满忠、赵国权、蔡叶明、薛良、徐冬青、费平、张济建参加活动。

在市校合作推进仪式上,企业上市服务平台、国际文化(旅游)交流平台、江阴-浙江大学大学生实习基地等5个功能平台和锅炉预热器波纹管生产线控制系统研制、钉头管焊机自动给料装置研发、商业化盆景基地建设等6个转型升级合作项目一一签约。

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在推进仪式上说,江阴与浙江大学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以来,合作主题不断深化、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合作情谊不断提升,促进了市校双方各个层面的精诚合作、真诚信赖。朱民阳说,江阴始终把浙江大学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智力支撑。江阴未来的发展,重点靠科技,关键在人才。浙江大学作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学府,有着突出的高端人才优势,有着强大的科研技术力量,有着丰富的地方合作经验。“十二五”期间,江阴将紧紧把握产业与城市的转型发展机遇,依托浙江大学的科技人才,引导企业走一条“企业+科技+资本”的转型路径,来实现江阴的转型发展,让浙江大学和江阴一起成为市校合作的大赢家;江阴始终把新兴产业培育作为市校合作的重中之重。未来一个阶段,江阴将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发展“445计划”和“不开发区域”战略,紧紧依靠浙江大学的智力、人才支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把一个个市校合作项目转化为产业,转化为优势,转化为成功,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收获成果。

朱民阳强调,江阴将在创新机制和创新政府服务上为市校合作提供强大的保障,更加严格落实责任,形成合作统筹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权责一致、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合作服务体系;创新方式方法,发挥政府、浙大、企业、市场等多方作用,破解合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实现市校合作的科技成果孵化;优化合作环境,把江阴建设成为人才汇聚洼地、科技创新高地,进一步集聚政策资源、发展资源和浙大的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着力把江阴打造成浙江大学高学历、高素质学生就业、创业、生活的向往地、首选地,把江阴企业打造成浙江大学研发团队、科研要素的集聚地、承载地,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面上、更宽领域上推进江阴和浙江大学的全方位合作。

从2009年3月份以来,无锡市与浙江大学市校合作的机制逐步完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有效拓展,合作初见成效。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说,从双方的发展态势来看,市校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好,前景越来越广阔。下一步推进过程中,双方要把握机遇,进一步加大市校合作的工作力度;要突出重点,进一步提升合作的层次与水平;要加强沟通,进一步完善市校合作机制。双方应该进一步结合各自的规划、优势和需求,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开拓合作领域,寻求新的合作的增长点,积极推动江阴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