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兴化:坚持把实效性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第一追求

作者:组宣科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兴化市教育局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始终坚持把实效性作为第一追求。

一是突出一个主题。 把“学校倡廉”、“廉政文化进校园”作为每一所学校的共同德育课题。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切实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做出声势,形成氛围。

二是面向两个领域。 注重由校园向社会扩展,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除在学校形成 “以廉为荣、以贪为耻” 的浓厚氛围外,注重 “小手拉大手”,以学生带动家庭、影响社会。我们每次活动都邀请市纪委、相关部门领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将“廉洁教育”的功能向社会扩展,随着“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教育局机关的“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也得到了有效推进。

三是着眼三个层面。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坚持着眼于学生、教职员工和学校领导三个层面,开展立体性、全方位的主题教育活动,每个层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力求层层抓落实,层层出成效。

四是把握“四个原则”。 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多地看到和追求光明健康的主流方向;坚持心理保护原则,更多地以正面榜样和先进的力量充实青少年的思想,使他们在崇敬的氛围中愉快接受教育;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不急功近利,不求立竿见影,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逐步递进,潜移默化,让师生在长期的参与和教育中收到熏陶、浸润;坚持整体协调原则,充分协调社会、学校、家庭的多方力量,在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将“廉洁教育”纳入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总体部署。

五是做到“五个结合”。 与党的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学校党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将廉政意识从小植根于青少年学生的头脑之中;与提高队伍建设相结合,提高教师队伍廉洁从教的自觉性,形成教师群体廉洁从教的基本规范;与历史文化、校园文化、地域文化相结合,利用兴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郑板桥、范仲淹等古代先贤的廉政事迹,丰富教育的内容,增强教育的可信、可亲度;与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结合班、团、队等日常活动和学科教学活动,灵活开展廉政文化渗透性教育,积少成多、自浅至深,让师生在活动和生活中有所感悟,形成深刻体验。

(兴化教育局组宣科、纪监科)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