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其中,我省共承担了10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专项试点任务,以及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为顺利完成教育改革目标,省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整体推进教育改革做出全面部署。为切实做好对我省教育改革推进工作的宣传,从本期开始,本报开设专栏“坚持改革创新,实现新的跨越”,将全面报道我省承担的国家教育改革试点任务及其试点地区、学校情况,展示我省教育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提炼可供其他地区、学校借鉴的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12月6日上午,南通市政府召开会议,启动国家级高职教育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这是我省启动实施的首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在会上讲话,要求南通市坚持政府、高校双向互动,确保高职教育改革试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确定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和试点单位。南通市被列入“地方政府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全国共有18个城市承担了这一试点任务。除南通市之外,我省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也被确定为试点单位。据悉,在2011年至2015年的5年试点期间,南通市将由政府主导,调动各方面资源,形成发展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合力;集聚校企优质资源,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在区域内率先建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与育人机制;推进职业院校办学体制和理念创新,形成校企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近年来南通市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对该市启动高职教育综合试验区建设提出要求。他希望南通市坚持科学定位,树立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意识;加强统筹规划,促进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充满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南通市副市长杨展里也在会上讲话,他提出,要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尽快建立一批由企业、院校、县级职教中心参加的区域性教育集团;要改革高职学生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加大地方财政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争使高职院校生均公用经费逐步达到本科院校水平;要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加快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要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理事会建设,加快构建以理事会为组织架构的高职院校与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据悉,南通市还将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项目科研机制、监督反馈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保障项目试点的顺利推进。
附:南通市教育改革试点时间表
2011年,推进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建立高职院校理事会制度;组建以政府为主导、高职院校、行业和企业多方参与的南通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
2012年,实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税收优惠、高职院校生均公用经费和专项建设经费补助、学生实习意外伤害保险等政策,完善定点实习企业制度,区域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达到当地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生均拨款标准。
2013年,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重点依托先进制造技术类专业,建成2到3个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2014年,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与育人机制;校企合作的组织领导、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
2015年,高职院校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基本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试点总结报告,推广改革试点成果。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