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一早,原在镇江新区大港中学任教的英语教师姚翎燕像往常一样来到该区姚桥中心小学授课。从今年9月开学起,她就交流轮岗到这所乡镇小学,不知不觉已有近一个学期时间了。和姚翎燕一起交流轮岗的,还有全区8所中小学的24名教师,用新区社会发展局负责人的话说,推行教师交流轮岗,就是让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进而探索如何破解“择校”难题。
教师交流轮岗带来的新气象,让姚桥中心小学校长孙咏梅感受颇深:“姚老师的到来解决了我们的‘哑巴英语’问题。”她告诉记者,姚小原有6名英语老师,但初始专业都不是英语,尤其是口语都有所欠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区社会发展局专门将教中学英语的姚翎燕选派了过来。姚老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如何?姚小四(1)班的陈露瑶同学对记者做出OK手势:“Very Good!”不仅城区老师交流下乡,农村老师也同时交流进城。孙咏梅说,姚小的对口交流学校是大港中心小学,港小这次交流来4名教师,加上大港中学的姚翎燕,一共5人,而姚小也有5名教师交流到港小任职。
据新区社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全区教师的首次交流,共有25名教师参加轮岗,其中有小学高级教师,有全市公开课评比一、二等奖获得者,还有担任中层职位的教师。为推进交流轮岗深入开展,保障交流效果,新区还专门出台了《镇江新区中小学校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该《方案》规定:拟申报高一级职称的,应参加交流;每校须有一名中层干部参加交流;交流时间一年,年年进行。据悉,交流教师的工资仍在原单位发放,但考核在交流学校;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时,同等条件下,交流教师优先考虑;对交流期间考核不合格者,延长交流期,并做出相应处理。
教师轮岗交流得到了新区当地百姓的普遍欢迎。姚桥镇仲宝村姚姓村民说,她的小孩现在姚小上一年级,原来准备送到大港中心小学上学的,后来因为有5名优秀教师前来交流上课,所以就在姚小上了。“在家门口上学就能有好老师,何必要择校呢?”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