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社区大学第三期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发布会,近日在天宁区红梅街道金百花园社区居民学校举行,各辖市区社区培训学院负责人一一上台领取课程教材。据悉,截至目前,常州市广大市民可享受到由常州社区大学自主研发的本土化面授课程总计200门。课程开发数量之大、质量之精,在全国推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城市中尚属罕见。
2009年5月常州社区大学成立以来,开通了常州终身教育网站,构架了四级网络体系,打造了高质量工作团队,建设了社区教育课程。
社区大学的授课形式主要有面授课程、电视课程、网络课程3种。面授课程由社区大学派教师直接到社区街道授课;电视课程在常州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每个星期两讲;网络课程发布在常州终身教育网上,目前网络课程已有1万余门。
面授课程共编撰了3期,此次推出的第3期课程凸显了社区大学分校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充分发挥了社区大学7所分校的作用,它们分别是:常州工学院、刘国钧高职校、旅游商贸高职校、卫生高职校、建设高职校、铁道高职校、艺术高职校。与前两期相比,内容更丰富,更贴近市民需求。感兴趣的市民可从3个渠道参加上述课程学习:到社区学习点上课,上常州终身教育网;看常州电视台科教频道。
据常州社区大学校长刘维俭介绍,下一步将不断提高服务功能,把更多面授课程摄录上网,方便市民学习,同时,不断开发新课程,使每个市民都能在社区大学找到感兴趣的课程。社区大学还将探索建立学分积累制度,积分达到一定数量的市民,可以享受多种实惠,比如到新华书店买书、到商场购物、到菜场买菜都可享受打折优惠。“办好社区大学,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作出贡献,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