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无锡加快构建高水平大学体系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 江苏省教育厅网站

吸引集聚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产业对科教资源的承接能力

无锡加快构建高水平大学体系

有专家说过,“一个城市的实力强弱,一看硬实力,二看软实力,而大学是这两种力量的发源地。”不久前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市委主要领导再次提出,无锡要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上实施重点突破,第一要务就是加快构建高水平大学体系。要完成此目标,无锡应该为大学提供什么样的养分?大学又应有何作为?

在锡高校谋划新发展

高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集聚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功能是企业或一般研究所无法完全胜任的;其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城市创新动力的源泉,大学作为科研的基地,充满了创新活力;同时,高校能够为地方提供持久的智力支持,因为高校的根本使命在于培养人才,而高校所在城市首先享受到人才溢出效应。正因为此,许多城市都把发展高水平大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无锡的高校也纷纷抓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谋划各自的发展思路。

已经办学20年的东南大学无锡分校,“十二五”期间研究生规模将从目前500人扩大到1500人,为此,学校把发展重点放在科研和师资建设上。该校党委书记毛惠西认为,要建设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型大学,需要高水平的师资,而要吸引高水平的师资,首先必须提供一个能让他们出成果的科研平台,进而培养学生,输送出更多高层次人才。

高校如何反哺城市

如何使高水平大学尽快惠及城市?“在引进建设高水平大学时,有意识发展若干与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是关键。”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无锡基地的王平主任说,无锡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支撑,而北大无锡基地的集成电路、应用电子、新能源等专业,都是与无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契合的。北大无锡基地还与美国滨州州立大学合作开展“智能感知项目”,并正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合作,准备在无锡成立相关学院。

另一方面,高校在完善自身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充分利用科研优势、人才优势,为地方产业服务,也是高校惠及城市的重要途径。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与无锡农业部门展开合作,实施了“五里湖清水渔业”等生态项目;在江阴,他们与申港生物育种基地合作,人工繁育出了长江刀鱼;在宜兴,学院参与了当地太湖青虾生物育种项目。这些项目既丰富了科研成果,也直接让地方企业受益。

加快承接高校外溢资源

与无锡等城市对科教资源的渴求相呼应的,是一些著名高校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突围”趋势。这些高校意识到,到产业前沿的中心城市去,将会有更大发展。市领导多次提到,无锡要建构自身的大学体系,必须抓住当前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教育资源“外溢”的历史机遇,加快吸引、集聚著名高校在锡设立研究院、研究生院(分院)、独立学院或开展合作办学。目前,我市正在加快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宜兴)和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阴)的引进建设力度。同时,北京大学无锡研究生院和北京邮电大学无锡研究生院也在日程表中,江南大学也在与国外高校加快筹建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无锡基地。无锡要加快构建高水平大学体系,除了发展已有的在锡高校,吸引集聚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产业对科教资源的承接能力,将是一个重要途径。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