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进幼儿园、进好幼儿园,一直是家长们最基本也最普遍的要求。即使一再助推学前教育的苏州工业园区,幼儿园的数量与质量也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3月18日,苏州园区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15条措施全力破解入园难题。其中,各镇建设普惠性民办公助幼儿园的规划以及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尤为引人关注。
近年来,苏州园区的学前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办园条件不断改善,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扩大。但园区的人口也在不断扩容中,家长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提高。从总体看,园区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入园难日益显现;开发区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发展水平不够均衡,加剧了入园矛盾。 这次提出的15条措施,集中表现为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幼儿教育资源的供给。加快配套幼儿园建设,确保其与住宅小区首期同时交付,各镇规划、建设1-2所普惠性民办公助幼儿园,重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难、入园贵的矛盾,落实三年新增32所幼儿园的目标;二是突出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对民办幼儿园吸纳的符合规定条件的幼儿(吸纳园区户籍居民、购房并实际居住居民及经园区组织人事部门认定的引进人才的3-6周岁学龄段子女),园区按照每年每人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等享受同等待遇。民办幼儿园引进优秀教师的给予配套补贴,创建成省、市优质园的分别给予30万、15万元奖励。组织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结对帮扶,互派教师支教、学习,不断提升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水平;三是突出学前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建立培训机制,重视和促进每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实施新一轮的教师培训,把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园长作为重点,提高教师整体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高层次学历,到2015年,本科以上学历达70%以上。引导幼儿园上等级、创品牌、成名园,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 “入好园”的需求。到2015年,全区省、市优质幼儿园的比例达90%以上。
苏州园区教育局局长丁立新说,园区将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期完成幼儿园建设工作,各镇要理顺幼儿园管理体制,加快普惠制幼儿园建设。要树立大教育意识,高度重视和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丁立新希望各民办幼儿园要千方百计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收费行为,不断提高保教水平,实现优质特色发展。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