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淮安市2011年教育工作会议上,该市楚州区教育局的《建立协作机制,推进均衡发展》项目被评为创新创优一等奖。
据了解,楚州区现有26个乡镇,有普通中学39所、小学101所。由于种种原因,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教育发展并不均衡,已影响和制约楚州教育整体办学效益的提高。2010年初,该区围绕“管理讲精细、教学求有效、发展谋均衡、办学创特色、环境促和谐”的思路,着眼“学校有特色,校长有思想,教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愿景,创造性地提出《建立协作机制,推进均衡发展》实施项目,以通过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立教育教学协作片,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我们在全区成立了5个教育教学协作片”,楚州区教育局局长胡金浪介绍说,所谓教育教学协作片,是指以乡镇、区直(民办)学校为单位,赋予民间协作机构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各乡镇中小学总校长、区直(民办)学校校长和完全中学初中部校长为教育教学协作片理事,相互之间开展合作,一起策划、组织片内的各项活动。在日常运作中,协作片以精细化管理和高效课堂创建为重点,由区教育局提供经费保障。而区教育局教育科、教研室等相关职能科室也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不断优化“行政指导推动——片域共建联动——全区督查促动”的项目推进策略。一年来,通过这一机制,楚州区的校长们主动管理的潜能得到释放,各种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既有校际间的互学互动,也有片际间的交流研讨;既有各类人员的优课竞赛,也有学校特色亮点工作的集中展示;既将区外的名师名校长“请进来”,也组织片内的教师教干“走出去”……新颖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也让各层面的教师得到发展,全区上下形成了“想干工作,想干好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年多来,教育教学协作片有效提升了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面对协作片取得的初步效果,胡金浪并不意外,“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校际互动、学习借鉴的平台,教师与教师、教干与教干交流切磋的吧台,推动学校管理上台阶、教师素质上水平的舞台,及时传递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新理念的电台,真正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