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南京:名校教师变身“侦探”进行入学调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调查入学资格,名校教师与家长“过招”

陈老师是南京市鼓楼区一所热门小学的教师,最近除了正常上班,陈老师又多了一项下班后进行“新生家访”的任务。据悉,这个家访实际上就是入学调查,了解学区内新生是否有入学资质。

根据规定,正常情况下,小学新生入学需要产权证和户口统一,并且实际居住在有产权证的住房。另外,二手房每套只能安排一名学生(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这可不是一个容易活,我们就像‘侦探’一样,要和各种各样的家长过招。”陈老师说。

“上周,我到一户人家家访,当时只有孩子父亲在家,我看了户口本等证件都没有问题,但是发现厨房很久都没人用过,不像长期居住的。于是我就询问孩子父亲小孩为什么不在家,他回答说到亲戚家串门了。我有些怀疑,特地看了下家里的衣柜,发现里面根本就没孩子衣物,显然孩子并不住在那里。”陈老师追问后才知道,因为听说要家访,最近每天晚上孩子父亲都到二手房呆到10点多才走,一家人实际并未入住。

学区内空挂户籍的情况也很多见。拉萨路小学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该校一位老师上门家访时发现,孩子家长明明有120几平方米的房子,户口却迁入爷爷奶奶所居住的50多平方米的房产处,显然违反规定。

“老师调查的办法很多,有的家长各方面手续齐全,看上去也实际居住,但我们还会再和邻居了解一下情况,确保没有问题。”这位负责人说。

新生家访异化为入学调查只因生源太多

“新生家访,早些年原本就是为了了解新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见个面,沟通一下教育理念。但是这几年已经异化为入学调查,这也是迫不得已。”一位名校校长说。

这位校长告诉记者,这两年学校每年通过入学调查发现的不符合入学要求的孩子有几十个。“要是这些孩子都正常入学了,学校连学区内的孩子都无法全部接收。所以,虽然工作量巨大,也给老师们增加了额外负担,但是这个工作还是要做。”

据了解,目前我市不少热门小学接收的二手房住户孩子已经超过半数,有的小学甚至超过80%。

“从去年开始,教育部门规定每班学生数最多不能超过48人,这样一来我们更要严把入学关。学校内部还出台了一些小政策,如果学区内生源太多,会优先让居住时间长的二手房住户孩子入学。”鼓楼区一热门小学负责人说,“尽管这样,这两年学区内的孩子已基本把招生名额用完了。”

不少家长盲目购买名校学区房得不偿失

鼓楼区教育局小教科一位负责人说,每年招生季节,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动足了脑筋,但却往往得不偿失,这样的例子很多。

“有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转到我们区里一所热门小学,在学校附近购买了房子,但办完手续才得知名校各班级的生源数已满额,最后该生只能由教育局调整分配到其他学校就读。”这位负责人说,还有的家长买完学区房才发现,该户口内已经有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在名校就读。另外,一些开发商或者二手房中介公布的名校学区也未必准确,因为每年教育部门都会根据生源数及学校班级容量对学区进行重新划定,今年买的学区房并不能保证明年还在学区内。

“现在很多家长对教育的认识有偏差,把孩子发展的外因看得太重要,却忽视了内因。学校教育环境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身心健康、良好习惯、意志力等内因的培养才是最关键的。”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潘春雷说,“家长要选择的学校应该是适合孩子这些方面发展的学校。所谓的名校,目前来看仅仅是指生源好的学校,这些学校教师有多强,学校有多少特色很难说。因此迷信名校学区房,大可不必。”

而鼓楼区一热门小学负责人也坦言:“这几年二手房生源猛增,实际上是加重了学校负担,我们承认,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老师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兼顾,实际是稀释了名校资源。” 本报记者 钱红艳 本报通讯员 一品

新闻提示

小学新生报名下月正式启动。记者了解到,近日我市不少热门小学教师变身“侦探”,走进新生家庭以“新生家访”形式调查入学资质。据悉,近年我市热门小学学区二手房越来越抢手,不少学校不得不通过“非常手段”控制学区生源。

新闻链接

买了“学区房”

也可能上不了名校

记者了解到,以下几种情况,即使购买了学区房,也可能无法就读名校。

1.根据教育部门规定,市民购买的二手房里如已有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新迁入户口的孩子则不能就近入学。

2.在学生学习中途购买房子,但施教区内的学校班级人数已满,则只能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将学生安排到相对就近的学校就读。

3.根据《南京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用地规划和保护规定》,在新区开发或旧区改造中,建设零星住宅无法新增整建制中小学的,建设开发单位应按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在附近学校进行增容或向教育主管部门缴纳建设零星住宅教育设施配套费。如果购买的楼盘开发商没有按规定做,即使旁边就是名校,小区内的居民子女也不享受“入校权”。

4.虽然买房时是名校学区,但等到孩子正式入学时学区重新划定,房子已不在学区。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