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宝应:给留守儿童一个温馨的家

作者:仲伟春 发布时间:2015-10-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12月3日,前往夏集镇调研工作的宝应县委书记仲生来到该镇双塘村,看望留守儿童杨崇森,并向全县留守儿童送上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慰问。仲生嘱咐在场的夏集镇中心小学负责人,要关心留守儿童,照顾好他们的学习生活,尤其要在心灵上给他们更多呵护。“学校要创新方式,通过视频等形式,让孩子们定期与父母在网上见面交流,让孩子们感觉不再孤单。”仲生饱含深情地说。

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劳动人口纷纷外出打工,宝应当地的留守儿童不断增多。据统计,该县父母双双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共有15156人,占义务教育段学生总数的23.6%。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宝应县提出了“让我们共建一个温馨的家”的口号,于2009年启动了留守儿童食宿改善工程,斥资4000多万元,建造宿舍、食堂4万多平方米,覆盖了所有乡村中小学。为了给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宝应县所有中小学在双休日、节假日对留守儿童开放图书室、美术室等,组织周末音乐小组、书画小组、体育小组等社团,使他们愉悦身心,健康体魄。

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宝应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该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关爱联系卡”,指定代理家长;柳堡镇中心小学等学校通过开办“师生悄悄话”信箱,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纠正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范水镇中心初中首创“五星留守儿童少年”评比办法,激发孩子趋善向美的内驱力;望直港镇中心小学帮助留守儿童组建近30个文体社团,与县妇联共同组织“爱心妈妈牵手留守儿童”系列活动;鲁垛镇中心小学聘请村干部和“五老”人员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为留守儿童精心打造快乐家园……

“离亲不缺情,离亲不离教”,小爱心做出了育人大文章。范水镇中心初中教师王长来利用课余时间对每个留守儿童都进行家访,仅端午节一天就家访10余家,“凡是我班住校的留守儿童,每一个人的各方面情况我都了如指掌。他们和我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为了不耽误家长干农活,他经常天黑后再骑车入户家访,回家时已是深夜,家长们感动地说:“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实在对不起这样的好老师!”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