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也是素质教育的保证,一切教育思想的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都要靠教师去完成。近年来,东海县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不断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的培养机制,培育了一支基本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师资队伍。
建立激励机制。 县教育局实行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制度,在全县公推公选中小学校长后备人选,通过笔试、演讲、教师综合评价和考核组考察四个环节严格筛选,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增强了青年教干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年终述职,群众测评制度,接受教职工的监督,提高满意度,力争管理出效益。本着人本管理的思想进行教师岗位竞聘,实行两级聘任制度,自主择岗与组织安排相结合,争取组合最优化。认真做到规范师资招聘,严格编制管理,合理配置师资。教师招聘从“保数量”向“保优质”转变的力度,本年度通过笔试、面试等程序公开选聘师范类大中专院校以上优秀毕业生330人(其中研究生30人),充实到部分县直和乡镇学校。进一步健全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注重平时与期终考核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粗化与细化相结合,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增强了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极大地调动了全县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铸造优良师德。 县教育局通过召开校长、骨干教师、师德先进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剖析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修订活动方案,强化责任落实,推动“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部分国家、省、市优秀教师共同拟定“修师德、强师能、树师表”承诺宣誓提纲,向全县教育工作者发出倡议;举行“修师德、强师能、树师表”集中宣誓承诺活动,将主题实践活动推向深入。印发《关于切实解决当前师德突出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工作的补充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师德考核各档次比例,建立了师德考核末位警示和不合格教师处理机制,健全了教师待岗培训和退出机制,完善了考核督查制度、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问责制度。召开“争当新时期沿海人、勇做沿海开发先锋”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引导教师创先争优。开展“晶都育人楷模”推介活动,联合县新闻中心、电视台,开辟“晶都育人楷模风采录”专栏,深入报道师德标兵、育人楷模、优秀党员等先进个人和群体,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强化培训师能。 县教育局充分利用中国教育学会东海教师发展基地,举办“名师成长与名校打造”专题培训班,请名教授和名校长作专题讲座,引导教师潜心学习和研究,加快专业成长。举办“教师幸福发展报告会”,请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作专题报告,引导教师守住心灵宁静,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把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如诗如画、如舞如歌,享受生存的快乐和教育的幸福。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对49名有实绩、有思想、有理论、有干劲的年轻干部进行暑期专题培训,以加强青年教干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升。组织9名同志参加“北京-香港”中育农村校长培训和出国培训。开展“全县教师专业素养大赛”活动,通过“高效课堂、主题班队会、才艺展示、教育故事演讲、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随笔、校长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8个赛事,推进全员参与、全面训练、全面提升的素养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督促教师凝心聚力练内功,扎扎实实提素养。
(东海县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