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镇江市教育局正式出台了《关于组建镇江市市属初中教育集团的意见(试行)》,决定以市外国语学校和江南学校为龙头,分别组建市区初中教育两大集团,以充分发挥两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推进区域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12月13日,两大集团正式成立并揭牌运行。
两大集团教师可内部合理流动
两大集团受市教育局领导,对市教育局负责。集团通过内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促进集团成员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集团将采用全新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集团组建理事会,实行教育局领导下的理事会负责制。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和理事若干名。核心学校校长担任理事长,主持集团全面工作。集团可根据需要设立集团办公室协调集团相关工作。在保持集团成员学校独立法人和独立财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合作式、领办式等不同形式的集团办学管理模式。采取合作式办学模式的成员学校实施集团发展规划,接受集团考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领办式办学模式的成员学校可增挂核心学校分校(校区)牌子。鼓励集团与辖市区薄弱学校结对帮扶。
此外,集团内教师可采取集团调配、学校任用等方式,进行内部合理流动,同时,鼓励教师跨集团流动。成员学校所需新教师由集团统一申报和调配。骨干教师流动比例每年不低于15%。
成员学校希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对于两大集团的成立,无论是核心学校还是成员学校的校长们都表示了极大的热情。市外国语学校校长潘晓芙表示,不管是核心学校还是成员学校,其实都各有特色,各具优势。“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家组成一个共同的集团后,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市江南学校校长龚双明承诺,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将充分发挥核心学校在集团内部的示范作用,努力做好排头兵和领路人,在集团内部实行联谊、联研、联培、联考、联评,努力将集团内部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良的管理方式和优秀的师资队伍等资源共享和放大,通过集团内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促进校际间良性竞争和共同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扩张,努力提高教育集团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努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市实验初中校长于健和市第三中学校长朱彩虹均表示,集团成立以后有望打破校际限制,彻底解决当前我市初中教育资源分散、管理多头、师资不均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不断提升等矛盾,将零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发挥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走上以强带弱、强强联合的集团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同时,由集团牵头做师资培训、教学研讨等工作,也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节约资源。
市民期待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化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平,而实现教育公平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化。对于两大教育集团的成立,广大市民有担忧,但更多的是期待:期待两大教育集团的成立,能够打破市外国语学校和江南学校在回归公办之前,集中了市区优秀师资和优秀生源,在众多公办学校中“两枝独秀”的特殊局面,实现校际间师资、生源、教育、管理的均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市民吴女士就表示,市外国语学校和江南学校回归公办以后,已经有部分周边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但其他区域的孩子还无缘这样的待遇。希望两大集团成立后,能够真正带动其他公办学校共同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全面均衡。外国语教育集团,核心学校:外国语学校,成员学校:第二中学初中部、第四中学、第六中学、实验初级中学。江南教育集团,核心学校:江南学校,成员学校:第三中学、江苏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索普实验学校。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