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扬州市发布教育民生“一号文件”

作者:谈 雷 发布时间:2015-10-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1月16日,扬州市教育局制定并印发了“一号文件”,即《2012年全市教育民生重点工作》。全市各地各校将把确立的民生重点工作列入今年教育重点工作计划,突出民生为本,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在确保学有所教的前提下,努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学有优教。

2012年扬州市教育民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扬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优先发展,坚持优质发展,建设教育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服务“三个扬州”建设,以“创新教育,精致学校,幸福师生”为理念,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增强教育的普惠性为出发点,着力实施教育民生十项行动,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教育问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学有优教”的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2年扬州市教育民生十项行动的主要内容是:

学前教育普惠行动。全市80%乡镇都有一所优质公办幼儿园。广陵区、邗江区各新办1所公办幼儿园,全市省优质园比例达70%以上。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全面开展幼儿园长、幼师岗位培训,增强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切实保障幼儿教师合法权益。强化幼儿园行业监管,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以上。

义务教育均衡行动。研究市区区划调整后教育面临的新情况,进一步调适教育布局,优化教育结构,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区域内组团办学和招生制度改革,控制热点学校招生规模。探索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缓解择校热。进一步完善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教育教学质量。

高中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年内新创省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2所,在省三星级以上高中就读的学生比例达80%以上。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大力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加快薄弱高中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2年高考大面积丰收、高分段明显增加。

城乡教育牵手行动。继续实施城乡学校牵手工程,新增50所城乡网上结对学校,农村中小学校与城市优质学校的结对共建率达90%。 深入开展城乡中小学生互动体验活动。

学生安全保障行动。完善和落实接送中小学生车辆安全管理长效责任机制。加强学校门卫人员配备,分批轮训学校安保人员。多形式开展学生交通、食品卫生、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学生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新创省、市“平安校园”30所。持续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全市加固、新建中小学校舍22.47万平方米,市直学校开工建设2.27万平方米。

爱心助学温暖行动。学前教育按在园幼儿数10%比例和每生每年1000元标准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按小学每生每年750元、初中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发放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普通高中按不低于10%的比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年人均1500元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按每生每年1500元的标准发放助学金;特殊教育学校实行全免费教育。继续深入开展“爱心助成才”活动,市区面向社会募集“爱心助成才”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宏志生教育提升行动。全市新招收宏志班20个,其中市区新招收10个。加强宏志教育研究,全面提高宏志班教学质量,让更多的贫困学子和谐成长,让更多的宏志生升入高一级学校。

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确保来扬务工农民工子女100%入学,100%享受“市民待遇”。继续在全市农村中小学广泛开展54321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巩固深化关爱成果,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家校合作共建行动。进一步提高社区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站运行质态,继续组织学校名师利用节假日到社区坐堂助学,全年辅导学生不低于10000人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指导、培训家长教育子女工作,加强家校沟通,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组织市区学校一日开放活动,加快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育人机制。

职业教育惠民行动。职业学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80%以上,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4万人次。新创省级社区教育中心3个,创市级示范社区教育中心6个。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