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句容积极开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绿色通道”

作者:滕秀平 王建明 发布时间:2015-10-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2月7日一大早,在句容下蜀临港工业集中区一家企业务工的罗荣带着自己的女儿罗少美来到下蜀中心小学,很快为孩子办好了入学手续。看到孩子快快乐乐地跟着班主任高放老师走进了教室,一番介绍后,罗少美捧起新课本,教室里又传出朗朗读书声。“我和她妈妈是春节后来这儿上班的,真没想到这么快孩子就进了学校读书。”罗荣满怀感激地说。据了解,罗少美是四川宜宾人,以前爸爸妈妈一直在外打工,平常留守家中,与父母聚少离多。孩子的学习也成了家长始终牵挂的大事。现在他们不但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而且还可以照顾好孩子,再也无后顾之忧了。

据了解,像罗少美这样在句容就近入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共有3500余名。为了方便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时入学,句容市教育局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凡外来务工人员,只需提供户口簿(身份证)、暂住证明、借读(转学)证明等,其子女一律就近免试入学,不设置入学门槛。暂时不能提供证明材料的,可先让学生入学后补办手续。各校坚持给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城待遇”,实现“统一编班、统一管理、统一学籍、统一教学”。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按本地标准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等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就读政策,与当地学生一样享受同等教育资源,家庭贫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一样享受助学政策。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广泛宣传教育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外来务工子女办理入学、转学、借读等手续时,给予提供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在奖励、评优、入团、入队、参加校内外活动等方面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各校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培养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消除他们与本地学生的沟通障碍,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加快融入新集体。

(句容市教育局)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