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城区小学招生19、20日报名
教育部门重申:严禁组织学科类新生入学考试,借读生须先取得学籍再办借读
5月中下旬,南京市各区、县小学一年级新生将开始入学报名。《扬子晚报》特别约请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招生专家,将家长关心的有关一年级新生入学及学生转学的热点问题进行权威解答。
报名安排
六城区报名时间为5月19、20日
1、儿童入学年满几周岁?能否提前上学?
答:儿童入学需年满6周岁(即2006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不能提前上学。学校也不得以任何理由招收不足年龄的儿童入学,因其不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所以按省教育厅学籍管理的相关要求,无法取得学籍。
2、南京市各区什么时间报名?
答:5月10日前,所有小学不得进行新生报名工作,南京市六城区报名时间为5月19、20日(双休日)进行。
3、新生报名时需要带哪些材料?
答:新生报名时除了带孩子以外,还需携带三种材料,即孩子父母亲的产权证、户口本及儿童出生证明、预防接种证。
借读与录取
取得学籍后才能办借读
4、因故要到施教区以外的学校借读的学生怎样办理手续?
答:凡是因故要到施教区以外的学校借读的学生,也应先在学生父母亲的产权证及户口所在地的小学施教区办理正常报名手续,取得学籍后,才能办理借读手续。到借读学校借读填表时一定要注明借读年限。
5、民办学校招生如何进行?
答: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按国家、省和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进行,按照属地化管理的要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学校按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的招生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地域范围内招生,招收学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
6、孩子五月中下旬登记报名后,怎样知道是否被录取?
答:8月10日前,各小学向监护人发入学通知书或将新生名单在学校门口进行张榜公布,任何学校不得让学生提前或推迟入学。
7、孩子报名时要进行面试是否是为分班考虑的?
答:学校办理报名登记手续时,会进行面试,其目的是了解孩子为公平、均衡分班提供依据,任何学校严禁组织学科类等的新生入学考试,并不得以任何名义分重点班、特色班和实验班等。
8、我是来宁务工人员,孩子怎样入学?
答: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是指非南京市户籍,而在宁务工的农民子女,如果孩子想在宁接受义务教育,需提供材料:(1)父母(法定监护人)相对稳定工作的证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工商营业执照等);(2)父母(法定监护人)在本区的暂住证;(3)户口簿;(4)身份证;(5)符合流入地计划生育政策的证明(独生子女证)。由各区县安排到指定的学校就读。
班额规定
每班学生不超过45人
9、学校内每个班级应有多少人?
答:南京市要求:“各区县要坚决制止学校跨区域招生行为,各校严格控制非施教区的学生数量,并严格控制班级学额。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班级,学生数不超过28人;其他学校,按照新班额的要求,每班不超过45人。”
10、是否每个区都有小班化教育的学校?
答:是的。每个区县都有小班化教育学校,这些学校按照区县教育部门划定的施教区招收学生。
11、各区县招生政策是否一致?
答:各区县教育局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新生入学的具体细则,并于招生前向社会公布。
12、是否在教育系统的网站上能够查到学校的地址和电话?
答:可以查到。
特殊情况
挂靠老人或亲戚户口没有用
13、持户口簿能否到附近小学报名上学?
答:不可以。根据南京市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学生报名时应持有全家正式常住户口,学生户口随父母(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户籍与实际常住地的产权证相一致。所谓“全家”指学生和父母户口同簿,缺一不可。“产权证”是指房屋所有权证,持有者是学生父母亲的,原则上需占产权全部份额,而不是共有权证,“实际常住”是指非空挂,确实居住在户口及产权证所在处。
14、适龄儿童的父母有自己住房,能否将户口迁入老人处、亲戚或其它人家?
答:不可以。孩子应跟父母的户口在一起,居住在父母自己的产权房内。报名要持孩子父母亲的产权证及户口本。
15、家长有几处住房,怎样确定孩子在哪里报名上学?
答:根据南京市有关规定,凡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长,父母应以一处(有产权证的)作为相对固定居住地,三人户口在一起,且实际居住在有产权证所在的那套住房里,报名时,凭该居住地的产权证及户口本到所在施教区的小学报名。
16、持老人产权证能否报名?
答:老人特指孩子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持老人的房产证报名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孩子的父母双方都未购房或未分配住房,确实都没有自己的住房;二是父母婚后,孩子出生后三人的户口一直都与老人在同一户籍上,且从未迁移过;三是父母、孩子与老人实际常住在一起。如果父母有住房,即使孩子出生后户口在老人处从未迁移过,也应回到孩子父母产权证所在的施教区学校入学。
17、孩子的户口随父母中的一方在施教区,另一方户口在外区行吗?
答:属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按正常入学办理:孩子的户口随父母一方在施教区,父母中的另一方是指不在南京地区工作的现役军人(含武警)、在外地工作、务农或出国定居;父母离异,孩子户口随法定监护人所具有的产权证,且实际常住在其施教区。
18、孩子的户口与老人在一起,父母在另外一处行吗?
答:孩子户口跟老人在一起,前提是孩子父母双方都是不在南京地区的现役军人(含武警)及公派出国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及父母在外地工作的,要有相关证明或材料,方可办理。如果父母是在南京地区工作的现役军人(含武警)且有住房,那么孩子户口应随父母在一起。
19、孩子的父母都不在南京,但为孩子购买一套住房行不行?
答:可以。如果是以孩子名字购买的住房,其产权证要与户口相一致,但是父母的户口不在南京地区,孩子的户口单立。
20、我家的住房已变更了,怎样办理上学手续?
答:学生家庭住房变更,未办理转学,仍在原学校就读的按借读处理;如住房变更后,想在新的住房所属的施教区小学就读,其父母(法定监护人)应持产权证及户口本(与产权证一致)到所在住房所属的学校联系转学,经学校验证同意后,再办理有关手续。如所需转入的学校班级人数确已满额,学校先登记,再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处理,安排到相对就近且有学额学校就读。
21、我才购买了二手房,孩子怎样入学?
答:(1)一年级新生入学,其父母(法定监护人)原则上应在孩子上学的前一年办理好二手房的产权证及户口迁入手续,并实际居住在此。提前一年的原因是孩子就读牵涉到教师、教室及教材的配备,而孩子所需的教材学校一般提前半年就预订。
(2)施教区内二手房的每套住房里只能安排一名孩子在相应学校接受义务教育(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22、学生上四年级,购买了施教区的二手房,能否进入相应的学校?
答:凡在学生学习中途购买二手房的,将根据其施教区内学额情况,如施教区内的学校班级人数已满,本着相对就近的原则,由区县教育局统筹协调,将学生安排到相对就近的、指定的学校就读,家长在购买施教区的二手房时,除了应了解二手房的实际情况外,还应弄清楚该套房子里是否有学生正在接受义务教育。
23、拆迁户孩子如何报名上学?
答:1)拆迁户如已分配或购买了新房子,应将户口迁入自己的产权证的实际居住地,持产权证及户口本到所属施教区小学办就读手续。
2)如果孩子家庭住房已拆迁,应出具“南京市房屋拆迁补偿专项存折”及相关部门的有关材料,证明自己确实没有重新购房,有困难的拆迁户(因各种原因未购买新房的)其子女可以在原施教区入学就读。
3)学生家长拆迁在过渡期间,确因暂住地与原户口所在地较远,无法在原施教区就读的,持户口本、拆迁材料、暂住证等有关证明到暂住地所属的教育部门提供申请,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到有学额的指定的学校借读。通讯员一品扬子晚报记者王璟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