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扬中教育“六个结合”对标找差创先争优

作者:蔡君 徐彩云 发布时间:2015-10-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近日,扬中市教育局召开了“对标找差,创先争优”动员大会,会议要求教育系统上下围绕现代化创建全省率先、学前教育全省领先和、镇江市级考核全市争先的“三先”目标,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含苦而为,力求扬中教育在群众心中的满意度有明显提升,扬中教育在社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有明显提升,扬中教育对镇江教育的贡献度有明显提升。

具体措施就是要做到“六个结合”:

1.结合现代化,在推进力度上“对标找差,创先争优”。 一是智慧创建。结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本着教育育人、继承发展的原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发展什么样的教师,办什么样的学校上动脑筋、下功夫。二是整体创建。要“看得远”,规划体现超前性。要“看得清”,思路体现衔接性。要“看得真”,实践体现创新性。三是特色创建。把创建作为规范行为的过程,作为创造特色的过程、作为扩大影响的过程,积极寻找“创新点”,选准“突破点”,打造“新亮点”,让人“眼睛一亮、心里一动”。四是质量创建。体现在职业技能大赛上,就是要实现金牌突破;体现在义务教育推进上,就是要实施教育精明增长战略,提升教育内涵,打造学校品牌。体现在人民满意程度上,就是要让教育发展的成果真正回馈社会,由人民共享。

2.结合课程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对标找差,创先争优”。 具体就是瞄准“三个点”。一是紧扣一个重点——课堂。要求更多的学校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潮流中,从实情出发,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为扬中经济转型提升、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攻克一个弱点——课程。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活动课程的开课率和教学质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三是破解一个难点——评价。要求建立新的教育教学标准、学生身心发展评价标准、教师教育标准等;建立学校教育质量、学生发展水平、学生课业负担和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的动态监测机制和评价、公布制度。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指导和评估,定期开展学校教育质量的调研,掌握学校教学质量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和解决。

3.结合师德建设,在教师队伍锻造上“对标找差,创先争优”。 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德为首。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并把它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要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要通过评选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等活动,培育一批师德典范,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二是坚持以能为本。要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精心营造教师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积极创设和谐的校园工作氛围,加强教师培养与培训,为教师终身学习、长远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平台,让他们充分展示,不断提升,使教师安心从教,乐于长期从教。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改革用人机制,为“有志者”铺路搭桥,让“有心人”脱颖而出,抓住实施绩效考核的契机,以岗位设置为导向,深化量化管理和目标管理,着力构建重实绩、重贡献、重教学一线的绩效考核分配激励机制,释放教师的潜能,营造健康向上、人心思进的发展氛围。

4.结合创新管理,在学校发展上“对标找差,创先争优”。 一是要强化管理意识。实践证明,同样两所学校,师资力量、设备条件、学生来源都差不多,而校风、教风、学风却大不一样,教学质量也大不相同,根本原因就在于领导管理水平不同。因此,我们要强化管理意识,要按教育规律办事,不断增强学校管理的自觉性,克服盲目性,避免瞎指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二是要讲求管理艺术。管理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艺术。要关心尊重教职工,不仅要尊重教师的人格,而且要善于与教师进行思想沟通,认真听取教师的建议和想法,增进了解,形成共识;要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使广大师生能够有章可循,及时对日常行为进行自控自纠。三是要创新管理模式。管理一门艺术,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管理不能老是停留在旧有的水平上,要结合各自实际,创新管理模式,使管理上档次、上品位。学校管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者要将目光和精力汇集到每一个管理节点上,并使每一个管理节点发挥最大的功能,这样学校发展的整体魅力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5.结合重点项目,在造福民生上“对标找差,创先争优”。 做到“三个务必”。一是务必要抓好工程进度。实施重点项目的学校要认真研究,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实行倒排工期,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全力以赴抓项目开工率和竣工率。一要抓早。对于计划即将启动的项目要做好前期手续等工作;二要抓快。对于已开工项目要科学规划工序、合理安排人员,抓进度、抢时间,全力保证工程进度,保证竣工时间;三要抓调度。要定期检查,全程跟踪工程进度。二是务必要抓好工程质量。质量是项目的生命。项目学校要以落实领导责任为前提,以强化工程质量监控为手段,以把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优质工程”为根本,做到“三不放过”,即工作薄弱之处不放过,施工薄弱环节不放过,安全教育不放过,确保将工程建设成老百姓的放心工程。三是务必要抓好工程档案。项目学校要强化内部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技术保障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重点项目档案资料的保存,以作为我扬中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确保全市师生安全的科学依据。

6.结合党建工作,在作风建设上“对标找差,创先争优”。 实施“332”举措。在思想作风方面,要对照“三查三看”进行检查:一是查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认识根源,看自满思想是否真正克服,开拓创新精神是否真正树立;二是查思想上还存在哪些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看“重物轻人”的观念是否真正克服,正确的政绩观是否真正树立;三是查存在哪些落后思想观念,看局部狭隘视野是否真正克服,全局眼光、战略思维是否真正树立。在工作作风方面,要对照“三个是否”进行检查:一是工作态度是否端正,是否继续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二是工作效率是否高效,是否办事拖拉、相互扯皮,甚至“吃、拿、卡、要、占”;三是工作思路是否清晰,是否勇于创新、敢闯敢干。在学风方面,要对照“两个注重”进行检查:一是注重自身学习,使学习成为培养全局眼光、增强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二是注重学以致用,使学习成为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扬中教育局)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