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校外教育全覆盖。 全区所有街道、社区、村均建立护苗学校,课后与假期开班,自编自创特色教材,采用互动交流、动手体验、社会实践等方式,免费开展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律法规、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的教育辅导,涵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青少年,每年参加学生3万多人次。
二是法制教育求创新。 组织模拟法庭情景剧巡演、硕士法官宣讲团,举办青少年学法先锋营和法官妈妈道德讲坛等活动,以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讲道德、讲法律、讲礼仪,提高法制意识,全区96%的社区(村)实现未成年人零犯罪。
三是特殊教育上水平。 配强培智学校师资力量,自主编写教材,开设书画训练、手工制作、语言康复等20多项利于学生潜能开发的课程。推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做到学前教育抢救性康复、义务教育高质量普及、职业教育立足生活自理,在全省率先建立长达15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
四是失足青少年教育增实效。 创办“失足少年家长学校”,集合老师、心理专家、媒体人士等志愿者力量,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交流管教经验,努力促使失足青少年重新融入社会。实行“社区托管合作制度”,调动和发挥社区力量,共同做好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挽救。
编辑:周灵